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2-01-04 17:00:02 阅读:()
双花鞘花,中药名。它是桑树寄生科的双花鞘花大黄花的叶状茎和分枝。分布于华南、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治疗风湿性关节痛。
祛风祛湿。
。
口服:汤剂,9-15g。
新华本草纲目:“全草:具有祛风作用,用于风湿痛。”
桑树寄生科的双花鞘花。
灌木,高0.3-1m,全株无毛,小枝灰色。叶革质,卵形,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8-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稀疏稍钝,基部楔形,中脉两侧凸出,侧脉两侧明显或不明显,叶柄短,长2(-5)毫米。伞形花序,1-4腋生或在小枝的落叶腋中,有2朵花,总花梗约4毫米长,花梗4毫米长,苞片半圆形,小苞片约1毫米长,合生,近圆形,长1毫米,花托圆柱形,副萼杯状,长1.5毫米,花冠红色,长3.2-3.5厘米,冠筒下部膨大,喉6肋,裂片6,披针形,约1.4厘米长,反折,青色花丝7-8毫米长,花药3毫米长,花柱线形,近基部有节,柱头头状。果长椭圆形,长约9毫米,直径7毫米,红色,果皮光滑,宿存花柱基部喙,长约1.5毫米。花期11月至12月,结果期12月至次年4月。
分布在华南、贵州、云南等地。
生于海拔300-18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樟树、茶花、五月茶、白蜡树等植物上。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