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团叶鳞始蕨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2-05-19 14:40:02 阅读:()

鳞毛蕨,传统中药名称。林荫(林)梅特。整个草地。分布台湾、福建(武夷山以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东南部、云南南部、热带亚洲和澳大利亚。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痢疾、疥疮和枪伤。

功效

功能

清热解毒止血。

主要治疗

痢疾、疥疮和枪伤。

用法和剂量

口服:煎剂,9~15g。外用:适量,捣实,涂抹新鲜产品。

相关讨论

新华本草纲目:“全草味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镇痛的功效,用于枪伤、痢疾、疥疮等。”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疗痢疾,30克鳞毛蕨和15克马齿苋。油炸衣服。(中草药孢子植物

2。治疗枪伤,收集新鲜草,捣碎外用。(中草药孢子植物)

加工

收获和加工

整个草在夏季秋季收获,清洗、新鲜或干燥

药材鉴定

药材性状

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密集的红棕色狭窄鳞片,下面有许多灰棕色的须根。叶柄长5~11厘米,栗褐色,顶部有凹槽,下部略圆。光滑叶片呈长条状披针形,长15-20厘米,长1.5-2厘米,羽状1-2倍,纸质,灰绿色,叶轴为稻草色,有四个边缘,羽毛短柄,呈扇形,基部内缘凹,下缘直,外缘圆,有不规则的尖齿,叶脉多分叉,扇形孢子囊聚集在小静脉顶部的连接静脉上。靠近叶缘,孢子囊被连续分布,线形,棕色,具细齿。它质地坚韧味道略带苦涩。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类和属

鳞毛蕨科鳞毛蕨属,鳞毛蕨科,鳞毛蕨科。

形态特征

植物鳞毛蕨,又称鳞毛蕨,中国植物区系。对于高达30厘米的植物。根状茎短和横向,先端密被红棕色狭窄鳞片。叶柄长5~11cm,栗色,基部近栗褐色,上部颜色渐淡,上部有凹槽,下部稍圆光滑,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5~20cm,宽1.8~2cm,有一羽状突起,下部常有两羽状突起,20~28对羽状突起,下部羽状突起相对中间和上部相距较远,彼此靠近,开放,叶柄短裂,近圆形或肾形,长9毫米,宽6毫米,基部宽楔形,顶端圆形,下边缘和内边缘凹或略直,外缘圆形。孢子囊群边缘有不规则的牙齿,无菌羽毛上有锋利的牙齿。在双羽状植物上,基部的一对或多对羽毛延伸成线形,最长可达5厘米,一个羽状,其小羽毛类似于或小于上部羽毛。叶脉为两条分枝,约有20条小脉,紧密,下部略明显,上部不明显。叶片为草本,干燥后边缘颜色为灰色,叶轴由稻草色至棕栗色,有四条脊。孢子囊群连续生长,呈线状,或偶尔被缺口打断。孢子囊群的盖层呈线状,狭窄,棕色,膜状,具细齿,几乎达到叶缘。

分布区

分布于台湾、福建(武夷山以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以南的四川东南部、热带亚洲和澳大利亚。

生长环境

海拔500~1100米的森林下或溪边的石头上。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