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2-04-29 08:40:01 阅读:()
鼠尾草,传统中药的名称。鼠尾草覆盖了整个草地。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坏疽、红白痢疾、湿热、月经不调、痛经、疮疮、瘀伤。
清热利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
用于治疗坏疽、红白痢疾、湿热带、月经不调、痛经、疮疮、瘀伤。
口服:煎剂,15-30g。
本草集:“平。以痢疾为主,煮汁后服。紫色的花茎叶可用肥皂染色。它叫黑草,又称水清。”
调经:每天30-60克鼠尾草,或30克龙芽草和益母草。水煎,配黄酒。(新版《浙南本草》
鼠尾草。
一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密集。茎直立,40-60厘米高,钝四边形,具槽,沿棱疏生长柔毛或近无毛。茎下部叶为双羽状复叶,叶柄长7-9厘米,腹部凹凸不平,覆盖稀疏长柔毛或无毛,叶长6-10厘米,宽5-9厘米,茎上部叶为一圆形羽状复叶,茎短,顶生小叶为披针形或菱形,长10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长楔形,边缘钝锯齿,两侧覆盖稀疏长柔毛或无毛,草本,侧生小叶椭圆形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8-2.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倾斜,近圆形,其余与顶生小叶相同,几乎固着。聚伞花序2-6花,形成细长总状花序或分枝,形成总状圆锥花序,花序具顶生苞片和披针形小苞片,长2-5毫米,宽0.5-1毫米,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侧无毛,花梗长1-1.5毫米,短柔毛,花序轴密被腺体或腺短柔毛。花萼管状,长4-6毫米,外部疏生腺状短柔毛,内部喉部有白色长硬毛环,双唇,唇裂可达花萼长度的1/3,上唇三角形或近半圆形,长约2毫米,宽3毫米,全缘,先端有3个小尖端,下唇几乎等于上唇,宽约3毫米,半裂成2齿,齿长三角形,长渐尖。花冠为浅红色、浅紫色、浅蓝色至白色,长约12mm,外部密被长柔毛,内表面距基部2.5-4mm,有一斜稀疏的长柔毛环,花冠筒直,管状,长约9mm,伸出,基部宽2mm,向上至喉部逐渐加宽,宽达3.5mm,花冠为双唇形,上唇为椭圆形或椭圆形,长2.5毫米,宽2毫米,先端稍有缺陷,下唇长3毫米,宽4毫米,三叶,中叶大,倒心形,边缘有小圆齿,侧叶卵圆形,较小。可育雄蕊2,伸出,花丝约1毫米长,药隔约6毫米长,直或稍弯曲,上臂长,两下臂薄,不育且分开。花柱伸出,先端不等长,2裂,前裂片更长。磁盘在前面略微膨胀。小坚果椭圆形,长约1.7毫米,直径0.5毫米,棕色,光滑。花期为6月至9月。
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