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5-07-15 10:20:01 阅读:()
荔枝壳,中药名。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的果皮。性味苦、寒。入心经。具有除湿止痢,止血作用,主治痢疾、血崩、湿疹等。
除湿止痢,止血。
痢疾、血崩、湿疹。
内服:煎汤,4.5-9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煎水洗。
1、治赤白痢:橡实壳、甘草、荔枝壳、石榴皮。上等分,细锉。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普济方》橡实散)
2、治血崩:荔枝壳烧灰存性,研末。好酒空心调服,每服二钱。(《同寿录》)
6-7月采收成熟的果实,在加工时剥取外果皮,晒干。
干燥的外果皮,呈不规则的开裂,表面赤褐色,有多数小瘤状突起,内面光滑,深棕色。薄革质而脆。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无患子科植物荔枝。
荔枝常绿乔木,高10-15m。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0-25cm,或过之小叶2或3对,少4对,小叶柄长7-8mm,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cm,宽2-4cm,先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无毛,薄革质或革质。圆锥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浅杯状,深5裂,被金黄色短绒毛花瓣5,基部内侧有阔而生厚毛的鳞片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mm子房密被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cm,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多栽培于果园。华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台湾、栽培最盛。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