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5-07-14 18:20:01 阅读:()
篱芭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类芦Neyraudiareynaudiana(Kunth)Keng的嫩苗、叶。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毒蛇咬伤。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毒蛇咬伤。
内服:30-60g。外用:适量,捣敷。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治毒蛇咬伤,竹木刺入肉。”
1、治毒蛇咬伤:(篱芭竹)嫩叶30-60g。捣烂,冲开水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竹木刺入肉:用(篱芭竹)嫩苗捣烂敷患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春季采收,洗净,晒干。
禾本科植物类芦。
类芦,又名卿箭杆子、石珍茅。多年生,具木质根状茎,须根粗而坚硬。秆直立,高2-3米,径5-10毫米,通常节具分枝,节间被白粉叶鞘无毛,仅沿颈部具柔毛叶舌密生柔毛叶片长30-60厘米,宽5-10毫米,扁平或卷折,顶端长渐尖,无毛或上面生柔毛。圆锥花序长30-60厘米,分枝细长,开展或下垂小穗长6-8毫米,含5-8小花,第一外稃不孕,无毛颖片短小长2-3毫米外稃长约4毫米,边脉生有长约2毫米的柔毛,顶端具长1-2毫米向外反曲的短芒内稃短于外稃。花果期8-12月。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南等地。
生于河边、草坡或石山上。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