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5-05-14 14:20:01 阅读:()
镜面草,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镜面草PileapeperomioidesDiels[PodophyllumcavalerieiLévl.]的全草。分布于云南,北京、南京、贵州亦有栽培。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丹毒,骨折。
清热解毒,祛痰消肿。
用于丹毒,骨折。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敷捣。
《植物名实图考》:“可治丹毒。”
荨麻科植物镜面草。
多年生肉质粗壮草本,高约20cm(栽培可达65cm)。全株无毛,节接很密集,上部密生宿存的鳞片状托叶,褐色。叶螺旋状排列叶柄长3-14cm托叶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披针形,长5-13mm,宽7-10mm,先端短尾状渐尖,膜质,半透明,幼时灰白色,后渐变成深褐色叶片盾状,肉质,宽椭圆形至亚圆形,长、宽约4-7cm,先端钝圆,基部近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掌状脉8-10条,在两面较明显。花小,单性,雌雄同株圆锥花序,雄花序长约22cm,花簇生于花序轴上,花序梗长达11cm,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被管4裂雄蕊4雌花被裂片3,不等大,长6-7mm,舟状,无退化雄蕊子房扁椭圆状卵球形,偏斜,柱头无柄,画笔状。瘦果卵形,稍扁,歪斜,表面有紫红色细疣状突起。花期4-7月,果期7-9月。
分布于云南,北京、南京、贵州亦有栽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