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5-05-14 07:00:01 阅读:()
华罂粟,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裂叶野罂粟PapavernudicauleL.var.chinense(Regel)Fedde的果壳或全草。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镇痛之功效。用于久咳喘息,久泻,久痢,头痛,胃痛,心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镇痛。
用于久咳喘息,久泻,久痢,头痛,胃痛,心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内服:煎汤,3-9g。研末,2-3g。
1、镇咳,平喘作用。
2、镇静、镇痛作用。
1、《内蒙古中草药》:“镇痛,止咳,定喘,止泻。主治神经性头痛,泻痢,咳嗽,喘息,胃痛。”
2、《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敛肺,涩肠,镇痛。用于久咳,久泻,头痛,身痛,心腹疼痛。”
1、治久咳,自汗:野罂粟(醋炒)30g,乌梅(炒)15g。为末,每服9g,睡前白开水送下。(《内蒙古中草药》)
2、治久痢,久泻:野罂粟果壳、黄连各等分。研末,每服6g,乌梅汤送服。
3、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胃痛:野罂粟全草、威灵仙、五灵脂各等分。研末,每服9g。(2-3方出自《四川中药志》1979年)
全草,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果实,夏、秋季采,取果壳,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全株被疏毛,茎细直,叶褐色,表面被白色柔毛花皱缩,淡黄色,可见花瓣,萼片碎片,湿展后,萼片被黄色毛,花瓣倒卵形,4片,雄蕊花药黄色子房具硬毛味苦。
罂粟科植物裂叶野罂粟
多年生草本。全株疏生微硬毛,具白色乳汁。根纺锤形。根茎粗壮,单个或多头状,麦秆质,为覆瓦状、扩大的叶鞘所包。叶多达10余片,均基生有长柄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7-20cm,宽达13cm,羽状全裂,全裂片3-4对,卵形,羽状深裂或浅裂,有时基部小裂片又第三回分裂,小裂片长圆形、狭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钝或圆形全缘两面疏生微硬毛。花单生于花葶上,花葶1至10多个,高15-48cm,疏生紧贴的微硬毛萼片长约1.5cm,外面被长柔毛,开花时脱落花瓣4,2轮,外面2枚较大,倒卵形,长1.5-3cm,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橘黄色雄蕊多数,长1.2-1.6cm,花丝钻形,花药长圆形,长约2mm子房倒卵形,长0.7-1.5cm,疏被微硬毛,柱头4-6,成辐射状花盘,边缘为深缺刻状圆齿,平扁。蒴果长圆形或倒卵状球形,被微硬毛,长约0.7-1.5cm。种子小,具条纹,褐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