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5-05-12 11:20:01 阅读:()
萼果香薷,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萼果香薷ElsholtziadensaBenthVarcalycocarpa(Diels)C.r.Wu.的全草。分布于新疆、陕西、甘肃、西藏等地。具有发汗解暑,利湿行水之功效。常用于暑湿感冒,乏力困重发热汗出不解,水湿泛溢,目窼水肿,或一身尽肿之患。
发汗解暑,利湿行水。
暑湿感冒,乏力困重发热汗出不解,水湿泛溢,目窼水肿,或一身尽肿之患。
内服:煎汤,6-9g。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1、《新疆中草药手册》:“发汗、解暑,利湿行水。治伤暑感冒、肾炎。”
2、《西藏常用中草药》:“可外用于脓疮及皮肤病。”
治食欲不振:萼果香薷适量,研末,每服3-6g,每天2-3次,开水送下。(《山西中草药》)
夏、秋花初开时采割。阴干入药。
唇形科植物萼果香薷。
萼果香薷,又名臭褴香。一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全株有香气。茎直立或倾斜,四棱形,被柔毛。叶对生具柄叶片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尖或钝,边缘有锯齿,基部渐狭,两面均被短柔毛,下面具黄褐色油点。穗状花序顶生,圆柱状花小,淡紫红色苞片椭圆形萼钟形,5齿裂,具柔毛花冠4裂,具柔毛雄蕊4,其中2枚突出。小坚果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花期7-10月。
分布新疆、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