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5-05-08 19:40:02 阅读:()
槭叶止血草,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吕宋天胡荽HydrocotylebenguetensisElm.[H.ranunculifoliaOhwi]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具有清热凉血,通淋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喉痛,高热神昏,泻痢,石淋,跌打肿痛,疮疖,带状疱疹。
清热凉血,通淋解毒。
用于感冒,喉痛,高热神昏,泻痢,石淋,跌打肿痛,疮疖,带状疱疹。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1、治喉痛:变地锦、竹叶草、百正草(白马蜈蚣)各40g。捣汁,加盐眼。
2、治脑炎,肠炎:变地锦、马蹄金、蚶壳草、呼神实(蝴蝇翅)、叶下红、红骨蚶壳仔草、水竹草(各适量)。绞汁,烧温热,泡辰砂服。渣煎水代茶饮。
3、治肾结石:变地锦鲜草75-150g。水煎服。
4、治小儿出生胎毒:变地锦、河乳豆草、马蹄金、马鞭草、一支香、鼠尾癀等鲜草各40g。捣汁,兑冬蜜服。(1-4方出自《台湾药用植物志》)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伞形科植物吕宋天胡荽。
多年生草本。茎细长,匍匐或上升。叶互生叶柄长3-15cm,有柔毛叶片3深裂,圆形至卵形,长1-2.5cm,宽1-3cm,裂片3裂,疏生柔毛。伞形花序有花2-13,花柄长约1mm苞片宿存花白色。果实近圆形,直径0.8-1.5mm。
分布于台湾。
生于畦畔、原野阴湿地。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