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水翁叶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5-05-03 16:20:01 阅读:()

水翁叶,中药名。为桃金娘植物水翁Cleistocalyxoperculatus(Roxb.)Merr.etPerry的叶。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消滞,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之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食积腹胀,乳痈,湿疮,脚气,疥癞,皮肤瘙痒,刀、枪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消滞,解毒杀虫,燥湿止痒。

主治

用于湿热泻痢,食积腹胀,乳痈,湿疮,脚气,疥癞,皮肤瘙痒,刀、枪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相关论述

《广西本草选编》:“清热解毒。治乳腺炎,枪伤,刀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肠胃炎、小儿食滞:干水榕叶15-30g,水煎服。小儿减半。

2、治乳痈:鲜水榕叶120g,捣烂用酒煮热敷患处。

3、治年久烂疮:水榕叶、马樱丹叶各适量,水煎外洗患处,连洗至愈。(1-3方出自《北海民间常用草药手册》)

4、治枪伤、刀伤:鲜水翁嫩叶适量,捣烂敷伤处。(《广西本草选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叶片革质,长圆形至椭圆形,长11-17cm,宽4.5-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略圆,全缘或稍有波状弯曲,两面多透明腺点。叶柄长1-2cm。干后叶呈枯绿色,皱纹或有破碎。气微,味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桃金娘科植物水翁。

形态特征

水翁又名:水香、酒翁、水榕。乔木,高15米树皮褐色,颇厚,树干多分枝嫩枝压扁,有沟。叶片薄革质,长圆形至椭圆形,长11-17厘米,宽4.5-7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略圆,两面多透明腺点,侧脉9-13对,脉间相隔8-9毫米,以45度-65度开角斜向上,网脉明显,边脉离边缘2毫米叶柄长1-2厘米。圆锥花序生于无叶的老枝上,长6-12厘米花无梗,2-3朵簇生花蕾卵形,长5毫米,宽3.5毫米萼管半球形,长3毫米,帽状体长2-3毫米,先端有短喙雄蕊长5-8毫米花柱长3-5毫米。浆果阔卵圆形,长10-12毫米,直径10-14毫米,成熟时紫黑色。花期5-6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水边。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