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5-04-25 20:20:01 阅读:()
大板山蚤缀,中药名。为石竹科植物大板山蚤缀ArenariatapanshanensisTsui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风湿热痹,腹水,小便不利,疮疖。
清热,利湿,解毒。
风湿热痹,腹水,小便不利,疮疖。
内服:煎汤,6-12g。
1、《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清热,利湿,消炎,消肿,治腹水。”
2、《中国民族药志》:“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所致的发烧与关节红肿,疮疖红肿,破伤风,腹腔积黄水。”
治破伤风,无名红肿:(七味蚤缓汤散)蚤缀60g、洪连50g、翼首花50g、矮紫堇或羽叶点地梅30g、秦艽花30g、独一味30g、紫草20g,共研粗粉,煎服,早晚各1次,一次6g。
6-7月采集全草,晾干。
本品皱缩卷曲。根茎细长,有节,节上有纤细的须根,淡黄色至棕黄色。茎淡绿色,黄棕色或棕褐色,下部被稀疏短柔毛,上部明显被黑褐色腺毛。叶对生,茎下部叶呈鳞片状,上部叶卵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上面绿色,下面淡黄色。聚伞花序花大,萼片5,卵圆状披针形,2轮,外轮深绿色,背面被黑色腺柔毛,内轮淡绿色,仅中部被柔毛,花瓣类白色至淡黄色,倒卵形,中央微凹雄蕊10子房椭圆形。味淡。
石竹科无心菜属大板山蚤缀。
多年生草木,高2-10cm。茎簇生,下部具柔毛,上部具黑色腺柔毛。茎下部的叶鳞片状,长3-4mm,宽1-1.5mm茎上部的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0.5-1.5cm,宽1.5-5mm,先端急尖,边缘近先端具稍硬柔毛,基部狭窄,中肋显著。聚伞花序,1-3花花梗长0.5-1.5cm,密被黑色腺柔毛萼片5,长圆状披针形,长5-8mm,宽2-3mm,先端急尖,边缘狭膜质,2轮,内轮仅背面中部被黑色腺柔毛,而外轮则背面和边缘均被黑色腺柔毛花瓣5,倒卵形,长0.7-1cm,宽约4mm,先端微凹,基部渐狭成爪,白色雄蕊10,花丝扁,纤细,长5-6mm,花药黑紫色子房椭圆形,具柄,长约2mm,含6-8(-13)枚胚珠,花柱2,长2.5mm。花期7-8月。
分布于青海黄南、海北等地。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