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2-02-20 10:10:02 阅读:()

青蒿中药名称艾蒿。毛蒿地上部分干燥。春天收获通常被称为“毛细线草”,秋天收获的被称为“毛细线草”。具有清热利湿、利胆祛黄的功效主要用于黄疸、少尿、湿、热湿、湿疮、瘙痒。

功效功能

功能

清热利胆归黄。

适应

适应症:黄疸、少尿、潮湿、湿热、湿疮和瘙痒。

用法和剂量

口服:煎煮,6-15g。外用:适当。油炸汤,烟熏和水洗。

禁忌

1。中西医不相容:

(1)不宜与洋地黄配伍,洋地黄可与心肌细胞膜受体竞争,降低疗效。

(2)不应与奎尼丁结合,奎尼丁易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不应与氯霉素一起使用

2. 饮食禁忌:禁止酒精、油、肉和辛辣食物

注意事项

1。中西医不配伍:

(1)不适合与洋地黄配伍,但可与洋地黄竞争心肌细胞膜受体,降低疗效。

(2)不应与奎尼丁结合,奎尼丁易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不应与氯霉素一起使用。

2. 饮食禁忌:禁止酒精、油、肉和辛辣食物。

化学成分

含有挥发油β-蒎烯、茵陈二炔、茵陈炔、6,7-二甲基香豆素等成分。全草还含有香豆素、类黄酮、有机酸、呋喃等成分。

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茵陈水提取物和精制提取物对健康狗或四氯化碳肝损伤狗有利胆和保肝作用。

2. 心血管系统作用: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茵陈水提物和乙醇水提物具有降压作用。

3. 抗病毒微生物作用:茵陈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炭疽、伤寒、甲型副伤寒、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脑膜炎球菌、枯草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茵陈水提物、精制水提物、挥发油、绿原酸、咖啡酸和6,7-甲氧基香豆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

5. 此外,青蒿还具有解热、抗肿瘤和平喘作用。

相关讨论

1。草药经典:“青蒿以风湿、寒热、邪热结、黄疸、全身泛黄、排尿不良、头热为主,阳明、太阴也有湿热病。苦寒燥热,湿热消散,百病消。同时也介绍了除湿散热的重要药物。“

2.《本草纲目》勾勒并描述了元朝:“新旧的发展不同于其他口味对湿热的追求,尤其难以与那些渗透利润的人相匹配。“

3.本草插图:“有两种发黄:茵陈和栀子,黄柏和乌头,干姜。总之,阴沉为王,以冷热调节黄证阴阳。

4.告别书:“尹晨出生在泰山的山坡上。五月和初秋收获,在阴凉晒干治疗全身发黄、排尿不良、头热、抑郁。“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温病论:青蒿、栀子、大黄。治疗伤寒八九天,体黄如橙,小便不利,腹部稍饱。

2.御疾卫一:青蒿、附子、干姜、炙甘草。治疗寒湿、阴黄、手足寒、消脉等

3.食药镜青蒿汤:除发热、黄胆、伤寒头痛、风热疟疾、利尿外,切细艾蒿煮汤,也适合生食。

相关配伍

1、青蒿附附子:青蒿排苦量减少,特效清湿清热,可减轻寒证所需的附子大痛大热,有温肾温脾之功效,二药合用,可改变经络将湿热内化为寒湿之治,在避免苦寒伤阳之弊病的同时,利湿归黄的效果仍然明显,起到温阳、祛寒、利湿归黄的作用,适用于黄阴、暗黄症状、疾病等胸闷腹胀、畏寒乏力、虚便等

2、青蒿配大黄:大黄苦而寒,泻火通夏,青蒿味苦而凉,专为清热利湿、益胆祛黄,是临床抗黄的重要药物,二者合用可祛湿邪尿液和尿液同时发热,清热能力增强,适用于刚开始黄疸、热重于湿的人群

3、青蒿泽泻:青蒿具有清热利湿、利胆祛黄的功效,泽泻具有利水利湿的功效,二者合用可利湿祛黄,利尿作用增强,适用于黄疸患者湿热患者,湿多于热,排尿不良。

药物使用鉴定

1.头孢蒿和细辛蒿:本本草书记载的药材来源不一致,分布广泛。细辛蒿是现代中医文献中最常见的细辛蒿来源。根据研究,该品种仅在狭长的沿海地区发现f中国,也就是说,它不可能是传统上广泛使用的青蒿的来源。因此,青蒿的传统正品药材应该是青蒿。青蒿和青蒿目前被用作青蒿,具有类似的成分和作用。

2、青蒿、黄花蒿:气味芳香,能解湿热,可应用湿热黄、湿热湿证,但青蒿主要入脾胃,利湿退黄,是治疗湿热的主要药物阿姨,送陈至新,祛风止痒。适用于湿疹、湿疹等皮肤病。青蒿主要进入肝胆。有清热凉血、清蒸之功效。专解骨蒸疲热,缓解疲劳夏季炎热的re。常用于蒸骨疲劳热、疟疾寒热和夏季炎热。

3、青蒿、栀子:均能清肝利胆湿热,减少黄疸,应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但栀子苦寒,有清热泻火、清心除烦之功效,也有清凉之功效气血解毒,用于治疗发热、抑郁、血热呕吐、热毒疮等。艾草苦而微寒,归脾、胃、肝、胆经络,擅长清肝、胆经络湿热,专攻清热利湿祛黄祛风、止痒、散肤邪热,治疗湿热性黄疸,用于湿疹、湿疮等

相关药物

银联清肝合剂、黄疸肝炎丸、苦黄注射液、银辰五灵丸、银枝黄口服液

相关方剂

茵陈蒿汤(伤寒论)、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茵陈思尼汤(伤寒论)。

炮制

采收与炮制

春季6-10厘米高或秋季花蕾长到初花时收获幼苗去除杂质和老茎,并在阳光下干燥。

加工方法

去除残留物和杂质,摩擦或切碎。艾草筛去灰尘

储存方法

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材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