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1-12-12 15:54:35 阅读:()
黄豆卷,中药名称。成熟种子经发芽和干燥处理。具有清热、渗表、除湿、益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早发湿热、湿热、食欲不振、上腹痞子、湿痹、肌腱挛缩、关节痛、水肿充盈、排尿不良。
清热通透、除湿理气。
1。湿热证:黄豆卷能祛除外邪,分水除湿。
2. 湿痹筋挛缩、水肿、充盈:黄豆卷可清热利湿,缓解关节痛。
口服:煎汤、6-15g或捣碎汁或粉末。
1。此书经典:“主湿痹,筋腱挛缩,膝痛。”
2,“鳖鹿”:“主要用于五脏积聚胃气,补气解毒,祛黑尘,润泽皮毛。”
3. 《本草经》注释:“治疗腹胀。”
4. 前进·施之:“祛除痣,益肾。”
5. 食疗:打破女性血液
6。本草吐经:“用于分娩药。”
7. 纲要:“消胃热,消水病,消饱。”
8. 《国家中草药汇编》:“清热除湿、解症,主要用于治疗热、湿、热、麻疹不渗、胸闷、关节痛。”
9. 河北中草药:“清热、祛湿、除烦,适用于胃热、湿热、湿热等症状。”
10. 草药:“与大黄、桔皮和葱一起,可以治疗水肿和哮喘。”
1。对于有湿热、体温混合、发热感冒、胸闷、上腹部皱褶的患者,应与芳香性除湿和轻渗透性利尿剂(如广藿香、佩林、滑石、通草)一起使用。如果由于发烧和感冒而没有出汗或不完全出汗,则应与香薷联合使用,以增强缓解体表出汗的效果。如体内有湿热及胸闷者,应与黄芩、栀子半夏等合用,以增强散热通透性作用。
2. 湿痹、肌腱挛缩、关节痛、四肢沉重者,辅以薏苡仁、蚕沙、秦艽,祛湿痹,舒筋止痛。
3. 用于治疗水肿、哮喘和不良大便。可与大黄、桔皮配伍使用,具有补水、降气、消肿、消肿、消肿的功效,如生肌宗露中的大豆粉。
将干净的大豆浸泡在水中,直至其膨胀,去除水分,用湿布覆盖,每天喷水两次,待芽长到0.5-1厘米时取出晾干。
1。黄豆卷: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2. 制作黄豆卷:取黄豆卷放入锅中,加入用淡竹叶和芦苇炒制的药汁,一起煮,吸收药汁后取出晾干。黄豆卷每卷50公斤,轻竹叶2公斤,灯心草1公斤。
1。取本品粉末1g,加稀乙醇30ml,超声30分钟,离心机(转速3000rpm)10分钟,过滤,蒸发滤液,残渣用1ml稀乙醇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外,取亮氨酸对照品,加入稀乙醇,制备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进行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中的5μl。分别点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用正丁醇冰醋酸水(19∶ 5.∶ 5) 作为显影剂,显影、取出、干燥、喷洒茚三酮试液,并在105℃下加热至斑点清晰。在供试品色谱图中,与对照品色谱图相对应的位置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
2. 取本品粉末2G,加入80%乙醇30ml,超声30min,过滤,蒸发滤液,残渣用80%乙醇1ml溶解,取上清液为供试品溶液。另外,取染料木素对照品,加入80%乙醇,制备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进行试验,吸取5-10试验溶液μl。对照溶液2μl。分别点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用乙酸乙酯-甲醇-水(10∶ 1.7∶ 1.3)作为显影剂,在显影筒中预饱和30分钟,显影,取出,干燥,喷洒2%三氯化铝乙醇溶液,105℃加热几分钟,在紫外光(365nm)下检查。在供试品色谱图中,相同颜色的荧光点显示在与对照品色谱图相对应的位置。
种子呈椭圆形或肾形,稍平,长0.7-1.4厘米,宽5-8毫米。表面灰黄色、黑褐色或紫褐色,光亮,有横向皱纹。一边有一个长方形的种子脐,2-3毫米长。种皮经常裂开、折断或脱落。子叶黄色,饱满,胚根纤细,延伸到种皮之外,弯曲,长0.5-1厘米,易碎,易折断。也有一些未发芽的种子,种皮完整。没有空气、清淡的味道和油腻的感觉。
豆科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60-180厘米。茎粗壮,浓密棕色,坚硬多毛。叶柄长,浓密黄色长鬃,托叶小,披针形,三片复叶,顶生小叶菱形卵形,长7-13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侧有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小,斜卵形,叶轴和叶柄密被黄色长刚毛。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和小苞片披针形,有毛,萼钟形,萼齿5,披针形,下部1齿最长,全部浓密白色具长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长于花萼,旗瓣先端稍凹,翅瓣具1耳,龙骨瓣镰刀形雄蕊10,子房线形,多毛的豆荚呈带状,长方形,稍弯曲,下垂,黄绿色,浓密的黄色和硬毛。2-5种子,黄绿色或黑色,卵形到近球形,约1厘米长。花期为6-7月,结果期为8-10月。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