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1-12-12 15:54:32 阅读:()

干姜,中药名称生姜根茎。具有温中散寒、归阳通脉、温肺化饮之功效主要用于寒腹痛、呕吐、腹泻、厥阳倒置、冷饮、哮喘咳嗽、寒湿痹痛。

功效功能

功能

温中散寒,还阳疏脉,温肺化饮。

指示

1。脾胃寒证:症状包括腹部寒痛、呕吐、腹泻等。干姜味辛辣。温中散寒,助脾胃阳气。因此,外寒和内侵,或阳气不足的虚寒内生均可使用

2. 死阳证:干姜有祛内寒之功效,通脉助阳。

3. 冷饮服肺:症状有咳嗽气喘、寒气形、寒背、痰浊、清淡等。干姜能温肺散寒、化痰。

4. 寒湿痹:本品能散寒湿,疏通络脉。

用法和剂量

口服:汤剂煎煮,3-10g或制成丸剂和粉剂。外用:取适量,煎煮后洗净或磨碎后调整涂抹

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

1。黄连黄芩、天树粪。

2. 杀死半夏和山莨菪碱毒药。

注意事项

中药配伍禁忌:

1。黄连、黄芩和大鼠粪便。

2. 杀死半夏和山莨菪碱毒药。

化学成分

含有约2%的挥发油,主要包括姜黄素、香芹烯、莰烯、姜黄酮、姜辣素、姜酮、冰片、姜辣素、柠檬醛等,还含有树脂淀粉多种氨基酸。

药理作用

干姜具有镇静、镇痛、抗炎、抗凝、抗缺氧等作用,对心血管、肾上腺皮质功能和消化系统均有影响

相关讨论

1。此经:“主胸咳嗽,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祛风除湿,泻下。”

2. 另据记载:“能治寒腹痛、中邪、霍乱、痞满、风邪等毒,在皮肤间益气,止吐血。”

3. 本草经典集:《杀半夏山莨菪碱》

4. 新修订的本草:“调风、降气、止血、疏通络脉、微汗”

5. 日花子:“祛痰降气,治筋骨转移、呕吐腹泻、腹寒、恶心干呕、血瘀损,止鼻溢,解寒热毒,开胃消食。”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半夏用于治疗呕吐和流涎,以暖胃、减少倒伏、止吐,如《金匮要略》中的半夏干姜粉。

2. 治疗脾胃虚寒腹痛,吐逆下利,配合党参白术、炙甘草等健脾益气、温中散寒,如《伤寒论》中的理中丸。

3. 它不仅辅助附子增强壮阳救逆的作用,还能降低附子的毒性,如通脉四逆汤、干姜附子汤等

4。治寒饮肺,症状有咳嗽气喘、寒形寒背、痰浊清疏等,与细辛麻黄合用,增强药效,如《伤寒论》小青龙汤、《金匮要略》灵干五味降心汤等。

5. 治疗寒湿痹,配合苍术当归乌头药物,增强散寒除湿作用。

相关兼容性

1。半夏干姜:干姜能保暖、散寒、转半夏和胃,减轻压力,止吐。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散寒、减压和止吐的作用。适用于虚寒呕吐。

2. 干姜与马格诺利亚药用植物:干姜在温中可驱寒,可在中温驱寒,可降气。两药合用具有温寒散寒、减少不良反应和消除饱胀的作用。适用于胃痛腹胀、痞痛、冷饮气喘咳嗽、胸闷上腹胀满者。

3. 白术生姜:生姜具有温脾胃、散寒的功效。白术健脾除湿。两药合用有散寒除湿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呕吐、腹泻。

4. 干姜附子:干姜非常热,无毒它能保暖,保持阳气。具有补阳通脉的功效。乌头的纯阳干燥有毒。有助于心阳疏脉,肾阳益火。被誉为“养阳解困第一药”。两药合用时,有协同作用,说明乌头无姜不热,可降低乌头毒性。

5. 大葱姜干:姜干暖中散寒,归阳疏脉。葱温心通阳,散寒通脉。两药合用具有温心通阳、散寒通脉的作用。适用于胸阳郁结、阴冷凝滞、气滞痰阻、胸闷疼痛或喘息吐痰的胸痹证。

差异用药

1。干姜、炒姜和姜炭:干姜又热又干。主要用降温中暑、回Yang疏脉、燥湿化痰。它可以保持和行走。因此,特别适合于寒湿中焦、感冒咳嗽、感冒咳嗽、肺咳者。由于速度原因,它也有很强的效果。因此,它被用来恢复阳和脉。常用于腹部寒痛、呕吐、腹泻、四肢微寒脉、痰饮、咳嗽。炒姜味苦,辛辣,性温。其辛辣干燥的性质不如干姜强烈,内部升温的速度不如干姜快,但效果温和持久。止痛止泻,温经止血。用于中暑虚寒腹痛、腹泻、呕血、血崩等。姜炭的辛辣味道消失了,它被保护但没有消失。它专门用于止血。温经味苦涩,止血作用强于去壳姜,不如泡姜。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

2. 干姜、附子:两药均为辛辣药,具有补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治疗阳虚、脾肾阳虚或外寒直进、寒湿痹等症,区别在于附子毒性大。这是第一个重要的药物,恢复阳和拯救逆境。治疗死阳综合征的首选药还擅长补火助阳、阳痿、宫寒、遗尿症、尿频、阳虚水肿、外感、自汗、胸痛关节痛等。生姜无毒、虚弱、通脉。治疗死阳,必须与附子结合。它比温脾阳更有效、更持久。对脾阳不足的腹寒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呕吐和腹泻也能温肺转饮,喝后咳嗽和喘息。

3. 干姜和肉桂:它们都是辛辣的。它们回到脾脏和心脏经络。可用于温阳壮阳、消寒。也用于中焦寒亢、脾阳郁结、腹寒痛、呕吐腹泻。然而,干姜是辛辣的,主要进入脾胃经络。是一种要的补阳壮阳药。干姜也会回到胃和肺中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