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1-12-12 15:54:24 阅读:()
鹧鸪,中药名称。卡洛格洛萨·莱普里乌里(蒙大拿州)J.Ag。藻类体。舌苔植物分布于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它有驱赶蛔虫的作用。主要用于蛔虫病。
驱除蛔虫。
蛔虫病。
口服:儿童用汤水煎煮,30-60g新鲜或磨干。当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睡觉前空腹服用两次。
1。抗蛔虫作用。
1。汇编:《治疗小儿腹蛔虫堆积》
2,《中药海洋生物学》:“祛虫化痰消食,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消化不良、蛔虫。”
驱除蛔虫。
1。肠蛔虫的治疗,① 干鹧鸪500克。煎煮3次,混合滤液,浓缩至500ml。2-5岁儿童,每次5ml,6-10岁,每次10ml,11-15岁,每次15ml,16岁以上儿童,每次20ml,晚上睡觉前,第二天早餐前,上午9点和下午4点服用一次。② 将适量的干鹧鸪捣碎,筛成细粉。成年人空腹服用,每天两次,每次1-1.5克。③ 鹧鸪30g。印楝皮6G,加水煎煮,睡前服用一次。(广西海洋医学)
2。治疗慢性气管炎和消化不良,每次服用3-5g鹧鸪藻粉,每天两次。(广西海药)
药材性状:藻体黑色,扁平,叶状,长1-4cm,分枝不规则,节间狭长,节状近圆形,节状狭窄。叶中央有明显的中棱,中棱分枝点常有次生侧枝,有时有毛状根。膜质的。它尝起来又腥又咸。
红叶藻科鹧鸪属女贞属。
藻体呈深紫色,干燥后呈黑色,薄膜状,匍匐成团,高1-4cm,宽约1mm,多叶,扁平狭窄,分枝分叉,分枝窄长,节间部分缩窄,叶中棱明显,顶端延伸,末端分叉,舌状披针形,在中肋骨的分支处常有次级侧枝,其腹面有时产生假根样固定器。四孢囊四面呈圆锥形,沿中脉向两侧聚集。蒴果圆形和球形,生于枝的上部和中脉的腹面。
位于高潮和中潮带的泥和砾石上,尤其是海口附近的低盐度地区。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