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1-12-12 15:54:04 阅读:()
鱼脑石,中药名。它是大黄鱼(Richardson)和多刺黄鱼头骨中的耳石。大黄鱼分布于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小黄鱼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具有利尿、解淋、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淋石、排尿困难、鼻炎、化脓性中耳炎。
利尿、淋病、清热解毒。
结石淋浴、排尿困难、鼻炎、化脓性中耳炎。
口服:汤剂,5-15g或磨粉,1.5-3g。外用:取适量,研磨,吹鼻或麻油,拌匀,滴耳。
抗炎作用。
1。日化子:“治疗淋病。”
2. 《开宝本草》:“主石淋”
3. 纲要:“主要用于淋湿排尿,可解砷毒、野菌毒、谷毒。”
聚精丸:功能补肾固本。它用于儿童失眠、遗精和遗尿。
1。石淋、朱淋的治疗:14颗石头、鱼头石、当归等,将上述两种香精捣碎过筛成粉末,取2升水,煮1升水,服用痊愈。单用鱼头石也不错。(外太引用古代和现代记载的处方)
2。肾结石、膀胱结石的治疗:将鱼脑结石的末端磨碎,每次5克,甘草15克,车前草50克,用煎水煎服。一天吃两次。(中兽药)
1。鱼脑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晾干。当你使用它的时候,打破它。
2. 煅烧鱼脑石:医学院金典:“轻度煅烧。”目前,将干净的鱼脑石放在合适的容器内,无烟炉火中,用武火煅烧,当有爆裂声变红时取出,让其冷却。
1。药材性状
(1)大黄鱼:长卵形,三棱,前端宽而圆,后端窄而尖,内外缘呈弧形。长1.5-2.3厘米,宽0.8-1.5厘米。全白,有瓷质光泽。背部逐渐从内缘向外缘凸起,呈嵴状。内外底部附近可见明显的层流生长形态,后端有斜凹槽。背面有几个横向脊。腹面光滑,前后端略微倾斜。有一个蝌蚪形的印记。“蝌蚪”的头部区域是凸起的,几乎是圆形的,并延伸到前缘。尾部区域倾斜平直,为“t”形浅槽,尾端扩张,中心有圆形突起,尾部到达后缘。边缘沟明显,宽而短,位于腹面内侧边缘和“蝌蚪”形印记之间。质地坚硬、易碎,断面上可见纵向纹理和生长图案,有丝状光泽。空气清淡,味道清淡,略带涩味。
(2)小黄鱼:耳石长1-1.2厘米,宽0.5-0.7厘米。
首选白色和硬质。
2.
鱼脑结石煎煮片性状为不规则碎片。完整的卵圆形三角形,中间宽,一端钝圆,另一端尖锐,有斜凹凹槽。一侧光滑,两端略微翘曲成船形,上部中部凸出不平。全瓷白色。质地坚硬,不易破碎,有轻微的空气和淡淡的味道。煅烧后的鱼脑石形状类似鱼脑石,呈灰白色或灰棕色。它很脆。有点焦,有点咸。
大黄鱼科和小黄鱼科。
1。大黄鱼:又名大黄鱼、鲜黄花、桂花黄鱼、黄瓜、红瓜、金龙、黄条、大中、红嘴丝。身体侧面平坦,一般身体长度为40-50厘米,较大的身体长度为75厘米。头部较大,粘液腔发达。这个吻钝而尖锐,有4个吻孔。眼睛大,侧面优越,眼睛间距圆而凸。前位宽而斜,下颌稍突出,牙齿薄而尖,上颌牙齿多排,外牙稍大,下颌牙齿2排,内牙较大。下巴上有4个不显眼的小孔。前鳃盖边缘有细锯齿,鳃盖后端有扁平棘,鳃孔大,鳃耙(8-9)+(16-18),细长。头部和身体的前部覆盖着圆形鳞片,后部覆盖着衣原体鳞片。侧鳞56-58。背鳍和臀鳍膜上覆盖着小圆鳞。在身体一侧下部的每个鳞片中都有一个金黄色的皮肤腺体。背鳍Ⅷ-ⅸ, Ⅰ-31-34,连续,从胸鳍基部以上开始。臀鳍Ⅱ-8,第二鳍棘较长。胸鳍15-17。尾鳍楔。鱼鳔大,前端圆,两侧有31-33对侧枝。每个侧枝的最后两个小分枝长度相等,相互平行。耳石呈梨形。身体的背部和上侧是黄棕色,嘴唇是橙红色。每个鳍都是黄色或灰黄色。腹部是金色的。2.小黄:又称花鱼、大眼鱼、黄鱼、古鱼、小黄花、小鲜、称子、厚鳞仔、黄瓜。身体侧面平坦,一般为23-26厘米长,较大者可达50厘米。形状与大黄鱼相似。主要区别如下:鳃耙10+(8-20)。侧鳞50-62,背鳍IX-x,I-31-36。臀鳍ii-9-10。鱼鳔大,前部圆形,两侧有26-32对侧枝。各侧枝的前后小枝不等,后小枝短,前小枝细长。耳石梨形,较小。身体呈黄褐色,嘴唇呈橙色,鳍呈灰黄色,腹部呈金黄色。
1。大黄鱼:分布于中国黄海、东海和南海。2.小黄:中国分布在渤海、黄海和东海。
1。大黄鱼:温暖的洄游鱼类。栖息于近海60m范围内的中下层。它喜欢成群结队,有着广泛的食性。它主要以小鱼、节肢动物和其他动物为食。能发出声音,生殖期更繁盛。它一生中可以多次产卵。产卵场位于河口附近或靠近岛屿和内湾的浅水区。产卵期分为春季和秋季。怀孕的卵子数量一般在20万到50万之间。卵子漂浮在水面上,呈球形,直径为1.19-1.55毫米,为无色油球。秋冬季节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鱼向南游过冬。2.小黄:温水底鱼。它喜欢栖息在软泥或沙质海床上。胃口大。能发出声音,在生殖期经常发出“咯咯”和“沙沙”声。在繁殖期,4-5月在北部海域产卵,平均产卵量为7-15万枚。鸡蛋是漂浮的,球形,直径1-1.45mm,一个油球。秋末冬初,鱼儿们南下取暖。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