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5-05-14 14:00:01 阅读:()
发生在叶片、茎和花上。病叶边缘产生褐色病斑,表面出现轮纹状波皱,潮湿时病斑上着生灰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茎和花蕾受害后,产生紫褐色病斑,软腐,着生灰霉,使茎和花蕾腐烂。病原为半知菌类丛根孢且淡色孢科灰霉菌。该菌腐生性强,寄主范围广。分生孢子梗群生,直立,簇生于梗端,呈椭圆形成倒卵形,单胞,无色,12-18×9-13微米,病菌能形成菌核。
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株残体组织内和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植株生长期间如条件适宜,可多次进行再侵染。多年连作,高湿条件有利于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和传播。植株过密,光照不足,生长嫩弱,易被病菌侵染。
3.)清除病叶或病株,集中烧毁。
4.)用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与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药8~10克。
5.)发病初期可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或so%代森铵水剂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此病常发生在浇水过多、盆土过湿的情况下,尤其在炎热夏季,倒挂金钟休眠期更易发生。主要是土壤过湿,造成缺氧,引起根部变黑腐烂,轻病株枝叶黄色萎蔫,重病株整株死亡。
2.)夏季将倒挂金钟移至遮荫、通风处养护。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