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5-05-10 14:20:01 阅读:()
凤尾蕨是蕨类植物,翠绿绿的叶子非常好看,非常多人喜欢。在原生地一般附着于岩石或腐木上,因此在 培育时使之附着于沉木或石块上即可,尚未长出根部以前最好不要移动它。凤尾蕨生长缓慢,藻类容易附着到叶子上而导致其枯萎。凤尾蕨属于多年生植物,可在水 中和陆地上生存,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在夏季要避免阳光直射,人们在日常养护的时候会发现凤尾蕨叶子发黄,凤尾蕨叶子发黄是因为什么?
凤尾蕨叶子发黄的原因其实是较多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分析。
首先,凤尾蕨属于蕨类植物,本身是比较喜阴的,怕干旱和空气干燥的生长环境。所以在凤尾蕨的的生长环境过于干旱干燥的时候,是会导致凤尾蕨叶子发黄的。发生这种情况,可以是光照过于强烈或者是浇水不及时。
凤尾蕨可以耐寒,但是过冬的温度不应该过低,一般需要浇越冬的温度保持在5℃之上,并要在室内进行养护。如果过冬的温度过低,凤尾蕨就会出现叶子发黄的现象,并且黄叶较多。
在养殖凤尾蕨的时候,需要保证有适宜的光照,养护的环境光照不能过强,要以明亮的散射光线为主。夏季要适当的遮光,以免阳光过于强烈导致凤尾蕨叶子卷曲、发黄。
凤尾蕨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适宜如果养护环境的空气过于干燥,就会导致叶黄。在凤尾蕨的生长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并要向花盆的周围多喷一些水,来保证较高的空气湿度。
在冬季气温低的时候,要保持适宜的越冬温度,避免因低温到产生黄叶。一般在春季气温回升之后,凤尾蕨的叶子就会慢慢的长出新叶来了。要注意,不要急着将凤尾蕨变黄的叶子剪掉,变黄的叶子可以给新生的嫩叶提供养分。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