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金不换、圣约瑟夫草、甜罗勒、兰香、九层塔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唇形目 唇形科 罗勒属
盛花期:夏季秋季
罗勒的介绍
- 罗勒为药食两用芳香植物,味似茴香,全株小巧,叶色翠绿,花色鲜艳,芳香四溢。原生于亚洲热带区,对寒冷非常敏感,在热和干燥的环境下生长得最好。具有强大、刺激、香的气味,大多数普通种类全株被稀疏柔毛,同种、变种或品种在植物学特征上略有差异,高度20~80厘米,平滑或基本上平滑的直立一年生草本植物,一些是多年生植物。有些稍加修剪即成美丽的盆景,可盆栽观赏。
罗勒有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之功能。用于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痛痒等症的治疗。
罗勒的形态特征
罗勒具圆锥形主根及自其上生出的密集须根。茎直立,钝四稜形,上部微具槽,基部无毛,上部被倒向微柔毛,绿色,常染有红色,多分枝。
罗勒的叶卵圆形至卵圆状长圆形,长2.5~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微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具不规则牙齿或近于全缘,两面近无毛,下面具腺点,侧脉3~4对,与中脉在上面平坦下面多少明显叶柄伸长,长约1.5厘米,近于扁平,向叶基多少具狭翅,被微柔毛。
罗勒为总状花序顶生于茎、枝上,各部均被微柔毛,通常长10~20厘米,由多数具6花交互对生的轮伞花序组成,下部的轮伞花序远离,彼此相距可达2厘米,上部轮伞花序靠近苞片细小,倒披针形,长5~8毫米,短于轮伞花序,先端锐尖,基部渐狭,无柄,边缘具纤毛,常具色泽花梗明显,花时长约3毫米,果时伸长,长约5毫米,先端明显下弯。
花萼钟形,长4毫米,宽3.5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内面在喉部被疏柔毛,萼筒长约2毫米,萼齿5,呈二唇形,上唇3齿,中齿最宽大,长2毫米,宽3毫米,近圆形,内凹,具短尖头,边缘下延至萼筒,侧齿宽卵圆形,长1.5毫米,先端锐尖,下唇2齿,披针形,长2毫米,具刺尖头,齿边缘均具缘毛,果时花萼宿存,明显增大,长达8毫米,宽6毫米,明显下倾,脉纹显著。
罗勒的花冠淡紫色,或上唇白色下唇紫红色,伸出花萼,长约6毫米,外面在唇片上被微柔毛,内面无毛,冠筒内藏,长约3毫米,喉部多少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宽大,长3毫米,宽4.5毫米,4裂,裂片近相等,近圆形,常具波状皱曲,下唇长圆形,长3毫米,宽1.2毫米,下倾,全缘,近扁平。
雄蕊4,分离,略超出花冠,插生于花冠筒中部,花丝丝状,后对花丝基部具齿状附属物,其上有微柔毛,花药卵圆形,汇合成1室。花柱超出雄蕊之上,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平顶,具4齿,齿不超出子房。
罗勒花期通常7~9月。
罗勒的小坚果卵珠形,长2.5毫米,宽1毫米,黑褐色,有具腺的穴陷,基部有1白色果脐。
罗勒的果期9~12月。
罗勒的生态习性
- 罗勒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耐干旱,不耐涝,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佳。
罗勒的栽培技术
罗勒为深根植物,其根可入土50~100厘米,故宜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栽前施足基肥,整平耙细,做130厘米左右的平畦或高畦。
由于无霜期较短,进行露地栽培生产,要采收种子,必须在温室或大棚内进行育苗。如果只是食用嫩茎叶,可育苗也可进行直播。育苗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播种。
将种子放入纱布袋里,用力将水甩净,用湿毛巾或纱布盖好,保温保湿,放在25℃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催芽。在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清水漂洗1次,控净,如种子量大,每天翻动1~2次,使温度均衡,出芽整齐。催芽前期温度可略高,促进出芽,当芽子将出(种子将张嘴)时,温度要降3~5℃,使芽粗壮整齐。芽出齐后,如遇到特殊天气,可将芽子移到5~10℃的地方,控制芽子生长,等待播种。
南方3~4月,北方4月下旬至5月实播种,播种要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将营养土装入播种盘内,用热水或温水浇透,等水渗下后,撒1层药土,将出芽的种子均匀播于盘内,上面覆1cm厚药土,盖上塑料薄膜,保温保湿。条播按行距35厘米左右开浅沟,穴播按穴播按穴距25厘米开浅穴,匀撒入沟里或穴里,盖一层薄土,并保持土壤湿润,每亩用种子0.2~0.3公斤。亦可采用育苗移栽,北方可于3月份阳畦育苗,苗高10~15厘米时带土移栽于大田。移栽后踏实浇水。
在苗高6~10厘米时进行间苗、补苗,穴播每穴留苗2~3株,条播按10厘米左右留1株。一般中耕除草2次,第一次于出苗后10~20天,浅锄表土。第二次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苗封行前,每次中耕后都要施入人畜粪水。幼苗期怕干旱,要注意及时浇水。
罗勒茎叶采收在7~8月,割取全草,除去细根和杂质,晒干即成。当植株20cm高、封垄后进行收获,选择未抽薹的幼嫩枝条前端采收,长度5~10cm,每7~15天采收一次。提炼精油用在花序出齐时进行,海南地区一般一年能采收3~4次。收割时用镰刀离地面20~25cm植株部位割下,避免摇动根系,以免影响再生能力,随后加强肥水管理,促其重新萌发新的茎叶。收割后应尽快进行加工,以免伤口及叶片变褐发黄,影响精油品质。
虫害方面,主要有蚜虫、日本甲虫、蓟马、潜叶蝇、蜗牛及蛞蝓。采有机栽培可用喷水驱离蚜虫,以及用手捉日本甲虫丢进肥皂水中。至于蛞蝓及蜗牛可用小的啤酒容器诱杀或者在距植株基部5公分处(10公分处更佳)绑铜片,由于铜片与蛞蝓粘液作用,致使入侵昆虫退却。
在病害方面,甜罗勒品种对于真菌性萎淍病(Fusarium oxysporum)呈高度感染。病原菌从根的微管束侵入,阻害植株生育,导致叶片萎凋。病原菌在土中可潜伏多年。一般田间栽培可选择耐真菌性之F1杂交品种,诸如Nufar,至于Ocimum americanum及丁香罗勒是耐真菌性萎淍病。另外高湿及排水不良也较易感染真菌性叶斑博。
罗勒与芦笋、胡椒、西红柿及大部份的蔬菜混植,可以增加该等作物之生长及风味,惟不能与甘蓝及菜豆混植。此外也要远离芸香科植物。由于具有特殊味道,因此可阻绝粉虱及天蛾幼虫。蛞蝓也不太喜欢罗勒的味道。在台湾的有机栽培中,罗勒也被采用做为忌避作物,以减少虫害。
香草即含有特殊的气味,这些气味对某些害虫而言,本身即有忌避作用,但还是有一些害虫照样会啃食叶片,如罗勒的某些品种会有夜盗虫,此时宁可费一点心力以手抓除,或用防虫网罩住隔离。病害的防治则以预防胜于治疗,方法是不要使用栽培过的旧土去种香草,因为内藏的病原菌会成为感染源,另外就是在合适的环境或季节栽培香草,如此植株强壮自然可抵抗病害的侵袭。记得新鲜香草使用时都是生食或短暂加热而已,含有农药成分的话对健康会有不良影响。或者用稀释后的洗涤剂。
罗勒的品种分类
- 罗勒属植物中变种及品种繁多,如斑叶罗勒、丁香罗勒、捷克罗勒、德国甜罗勒等。
为罗勒属中以幼嫩茎叶为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矮生,栽培最为广泛,在我国也较为常见,形成紧实的植株丛,株高25~30cm,叶片亮绿色,长2.5~2.7cm,花白色,花茎较长,分层较多。
株高及其他特性同,不同点在于茎深紫色至棕色,花紫色,叶片具有紫色斑点。
顶生圆锥花序,花冠白色。丁香罗勒是提取丁香酚的原料植物,用以配制香水、花露水,并作为罐头食品和防腐剂和香料,使用于牙科的消毒剂。
此品种植株较为矮小,密生,分枝性比Sweetbasil强,叶片很小,花白色,种子和其他品种无大区别。
此品种植株绿色,比较适合种植在花盆中,因其鲜嫩明快的翠绿色和特殊的芳香气息很受人们的欢迎,花多为簇生,整个植株贴地面生长,花数量很大,形成很小的花簇,花色由玫瑰色至白色,与叶片深绿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多用做园艺植物。
此品种最明显的特征在于能够形成大量的枝条,整个植株十分繁密,外形为一个密密的、翠绿色的圆球状植株体,比一般bushbasil更适合作观赏植物,可种植在花盆中或放在花瓶中,是一种极佳的绿色草本园艺植物。
一年生,花白色,绿叶,叶片具有柠檬香味,一般做酱汁、鸡肉时使用。
基部木质化,花白色或粉红色,叶片上有毛,叶缘有齿,具香辣味。
茎叶暗紫红色,叶子沿中脉上折,叶片卷曲有褶皱。一般用来泡酒制滋补品,具有壮阳作用。
花粉红色,茎叶暗紫红色,叶具丁香气味。一般用作食用(制作绿酱汁的基本原料)及加工提炼精油用。
茎黑色,叶脉紫色,叶绿色,椭圆形至卵圆形,具茴香气味。
茎紫色,叶绿色,具混合香料的味道。一般用作马来西亚及印度菜的调味品。
也称为肉桂罗勒,茎紫色叶绿色,叶面光滑,具桂皮香味。
也称为莴苣罗勒。叶片巨大,叶绿色,表面有褶皱。一般用作食用,花头可提炼精油。此品种叶片较大,卷曲、波状,5~10 cm长,矮生,花密生,花期比其它品种略晚。
也称为希腊罗勒。株形圆且紧凑,叶小,卵圆形,具有浓郁的香辣丁香气味。
罗勒的分布区域
- 罗勒原产非洲、美洲及亚洲热带地区。
罗勒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吉林,河北,河南,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贵州,云南及四川,多为栽培,南部各省区有逸为野生的。
罗勒在非洲至亚洲温暖地带也有。
罗勒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 罗勒叶子呈椭圆尖状,花朵为 紫白色,蒸馏其叶子及花朵可得透明无色的精油,香味很像丁香、松针之综合体。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不同种的罗勒因特色或独特香气而命名。罗勒的很多研究着重于香料的提取和成分分析方面。其主要用于意式、法式希腊料理,在东方的印度及泰国烹调也经常使用。罗勒在中国国内一般作为蔬菜而栽培,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特种蔬菜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罗勒具有特殊香味特征(一般而言会散发出如丁香般的芳香,也有略带薄荷味,稍甜或带点辣味的,香味随品种而不同)。
嫩叶可食,亦可泡茶饮,有驱风、芳香、健胃及发汗作用。可用做比萨饼、意粉酱、香肠、汤、番茄汁、淋汁和沙拉的调料。许多意大利厨师常用罗勒来代替比萨草。也是泰式烹旺中常用的调料。干燥罗勒可以和薰衣草、薄荷、马郁兰、柠檬马鞭草共3大匙制成解压花草茶。
罗勒非常适合与番茄搭配,不论是做菜,熬汤还是做酱,风味都非常独特。可用做比萨饼、意粉酱、香肠、汤、番茄汁、淋汁。和沙拉的调料。罗勒还可以和牛至、百里香、鼠尾草混合使用加在热狗、香肠、调味汁或比萨酱里味道十分醇厚。
罗勒炖鸡
材材:罗勒100克,大鸡腿1只
调味料:盐1茶匙、米酒适量
做法:罗勒先泡水10分钟,再用刷子刷去皮外的污泥大鸡腿洗净、切块、氽烫去血水。
锅内加4碗清水煮至沸腾时,放入罗勒煮20分钟再加碗水及鸡腿块煮至沸腾时,用中小火续煮20分钟捞出罗勒。
加盐、酒调味即可。
药材功效:罗勒为唇形科植物,其根部即俗称的“九层塔头”,具有芳香健胃、祛风止痛、行血活血及助长发育之功用。
本药膳可促进少女的生长发育,除了加鸡炖补外,也可以用排骨、瘦肉或大腿骨等含有大量钙质及蛋白质的肉类炖补。
罗勒茄子
原料:茄子1根,姜4片,罗勒半碗,辣椒1根
辅料:酱油2大匙,糖1小匙
做法:茄子洗净,切除蒂头后用小刨刀间隔地把外皮刨掉,让茄子产生紫白相间的纹路,再切成小寸段待用。
烧热半锅油约七分热,把茄段放入炸软后取出,滴干油。
另起油锅,加入2大匙油,先将姜片、切片的辣椒放入炒香,接着加入酱油、糖、水2大匙及炸软的茄段一起拌炒片刻,起锅前加入洗净的罗勒,拌匀后即可盛出食用。
青酱
原料:甜罗勒叶500克、大蒜7~10瓣去皮、松子15克、鱿鱼半罐、特级橄榄油250毫升、盐1小匙
作法:把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机中打成泥状即可。
取适量的青酱与煮好的意大利通心粉拌匀,依照喜好可以加入帕米森忌士粉。
全草入药,有治疗头痛,偏头痛,耳痛,鼻窦炎,支气管炎,袪痰,伤风感冒,气喘,打嗝,胀气,胃痛,胃痉挛、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肠炎腹泻、尿酸过多,肌肉酸痛,皮肤松软,胸痛、跌打损伤、瘀肿、风湿性关节炎、小儿发热、肾脏炎、蛇咬伤,煎水洗湿疹及皮炎面疱,粉刺,羊癫疯,月经不顺,乳汁分泌少,乳房充血发炎,激励情绪,减轻压力,减轻忧郁不安,催情,补身,抗菌,虫咬伤。有消暑、解毒、去痛健胃、益力添精、通力血脉等功效。茎叶为产科用药,可使分娩前血行良好种子名光明子,主治目翳,并试用于避孕。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附药配方
① 治咳噫:生姜四两(捣烂),入兰香叶二两,椒末一钱匕,盐和面四两,裹作烧饼,煨熟,空心吃。(《外台》)
② 治疳气鼻下赤烂:兰香叶(烧灰)二钱,铜青五分,轻粉二字。上为细末令匀,看疮大小干贴之。(《小儿药证直诀》兰香散)
③ 治毒蛇伤:千层塔、毛麝香、血见愁、七星剑捣烂敷。(《岭南采药录》)
药理作用
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
罗勒
治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腹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瘙痒。
《千金·食治》:消停水,散毒气。
《嘉祐本草》:调中消食,去恶气,消水气,宜生食。又疗齿根烂疮,为灰用甚良。
又动风,发脚气,患啘,取汁服半合定,冬月用干者煮之。
《岭南采药录》:治毒蛇伤,又可作跌打伤敷药。
《现代实用中药》:为产科良药,能使分娩前后血行良好,并治胃痉挛,肾脏病。
《中国药植志》:有消暑解热效用。
《南京民间药草》:叶与丹参煎水服,可通经活血。
《广西中药志》:疏表,散风热。
治外感头痛,发热咳嗽,皮肤斑疹瘙痒。
《中国药植图鉴》:揉汁可治眼睛胬肉。
《广东中药》Ⅱ:止痛消肿。
治风毒疮,风湿肿。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消肿,散瘀止痛。
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痛,肠炎腹泻,外感风寒,头痛,胸痛,跌打瘀肿,风湿痹痛,湿疹皮炎。
罗勒的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分离并鉴定出17个成分:丁香油酚,牻牛儿醇,芳樟醇,甲基胡椒酚,罗勒烯,1,8-桉叶素,柠檬烯△3-蒈烯,α-蒎烯,二环倍半水芹烯,1-表二环倍半水芹烯,丁香油酚甲醚,肉桂酸甲酯,3-已烯-1-醇,3-辛酮,茴香脑和糠醛。全草含总黄酮甙0.6%~1.1%,甙元主要为槲皮素和山柰酚,咖啡酸,绿原酸,多酚类化合物,芸香甙,异槲皮甙,迷迭香酸。
黄酮类:槲皮素,异槲皮素,槲皮素-3-O-二葡萄糖甙,芸香甙,山柰酚,山柰酚-3-O-芸香糖甙,圣草素,圣草素-7-葡萄糖甙和6,8-二-C-葡萄糖基芹菜素。
香豆精类:马栗树皮甙。
其他成分:咖啡酸和对香豆酸,熊果酸及β-谷甾醇。
花含熊果酸,齐墩果酸和β-谷甾醇。
罗勒的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长短不等,直径1~4mm,表面紫色或黄紫色,有纵沟纹,具柔毛质坚硬,折
断面纤维性,黄白色,中内有白色的髓。叶多脱落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或卵状披针
形,长2.5~5cm,宽1~2.5cm,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边缘有不规则牙齿或近全缘,两面近无毛,下面有腺点叶柄长约1.5cm,被微柔毛。假总状花序微被毛,花冠脱落苞片倒针形,宿萼钟状,黄棕色,膜质,有网纹,外被柔毛,内面喉部被柔毛。宿萼内含小坚果。搓碎后有强烈香气,味辛,有清凉感。
以茎细、无根者为佳。
茎横切面
方形或下部横切面为圆形。表皮细胞1列,外具角质层,并见表皮或基残基。棱角处表皮下具厚角组织。维管束排列成环。韧皮部外侧具韧皮纤维束,断续环列,纤维细胞壁木化。形成层连续成环。棱角处木质部较宽厚次生木质部细胞均木化。髓宽磊。
叶表皮特征
上表皮细胞垂财壁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形同上表皮,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多为直轴式。非腺毛直生或弯曲,长38~1560μm,先端尖,壁具疣点。腺毛有两种,其一柄部单细胞,头部并生2(或1)细胞另一为鳞状腺毛,柄部单细胞,头部常为4细胞。
罗勒的作用用途
罗勒精油萃取自叶片及花头,为无色的精油。气味清凉,对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刺激作用,疲劳时使用立即振奋精神,对于精神不集中、长期精神涣散、无精打采、疑惑都有疗效帮助增加记忆力。非常清甜,略带辛味。
恢复耗弱的心灵,使用罗勒20:1的基底油,进行全身按摩,可快速恢复耗弱的心灵与精神。
纯精油熏香: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例如专心用功的学生。滴在手帕上,敷面呼吸,可以快速消除头痛,特别是因沮丧引起的头痛。
与香蜂草搭配,是著名的“快乐组合”。
与天竺葵搭配,以同属温暖系列的香味与疗效,有相当强效的呵护作用,对于受创的身心有奇效。
与橙花搭配,属于最上乘的身心协助与照料配方。
对干性缺水及老化粗糙、皱纹的皮肤有滋润作用,也可用于经常加班和长期面对电脑出现的黑眼圈、眼袋。 紧实肌肤,平衡油脂分泌。但过量时会使皮肤过分紧绷或刺激皮肤。
罗勒的文化背景
罗勒原产地在印度,西亚等地,印度人视其为神圣的香草,是天神赐给人类的恩典。在印度罗勒被视为神圣之物,在法庭上发誓的时候,必须以它为誓。其次在印度亦认为配戴罗勒叶片可以避邪。
在欧美的神话故事中常见到「罗勒」的踪迹。在古罗马时期,罗勒的名称为“basilescus”,它源自于喷火龙“basilescus”之意思,因此传说胸前必须佩带着罗勒才能解除魔咒击败此怪兽。在欧美传统医学(民俗疗法)上以罗勒作为解蛇毒或毒蜘蛛之药剂。据传耶稣基督复活之后,在它的墓穴旁长满了罗勒,除了代表罗勒本身韵神性外,更强调其生命力的强韧。
中南美洲国家视罗勒为保护身家安全的吉祥植物墨西哥的情人之间也会献上罗勒,代表仰慕之意。东正教祭典使用的圣水都是以罗勒调制成。罗勒的希腊字代表为皇室或国王,据称当时在宗教祭典上希腊国王用的香油即为罗勒精油所制成,因而被称为 “国王的香药草”。而罗马尼亚罗勒则代表比较浪漫的意义,当男孩子接受少女一支罗勒枝条,表示他们彼此已经正式订婚。
罗勒由印度传入中国,罗勒为印度语的译音。中国在北魏《齐民要术》中就有其栽培加工记载。罗勒茎四棱,多分枝叶对生,卵圆形花分层轮生,花冠唇形,白色、紫色,叶色翠绿或红紫,花簇鲜艳,且具有芳香气味,是庭院花镜、树坛边隙地栽植的优良地被材料。
《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手,足阳明经。《千金·食治》:味苦辛涩,温平,无毒。
《千金·食治》:不可久食,涩荣卫诸气。
《嘉祐本草》:味辛,温,微毒。
《嘉祐本草》:不可过,多食壅关节,涩荣卫,令血脉不行。
《纲目》:按罗天益云,兰香味辛气温,能和血润燥。
而掌禹锡言多食涩营卫,血脉不行,何耶?又东垣李氏治牙疼口臭,神功丸中用兰香,云无则以藿香代之,此但取其去恶气而已。
故《饮膳正要》云,与诸菜同食,味辛香,能辟腥气,皆此意也。
《嘉祐本草》:嘉祐二年(1057)校正医书局成立伊始最早承担的任务就是校修《开宝本草》,主要参与者有太常少卿直集贤院掌禹锡、职方员外郎秘阁校理林亿、殿中亟秘阁校理张洞、殿中亟馆阁校理苏颂、医官秦宗右、朱有章、太子今舍陈检等。最后由光禄寺丞高保衡负责审校。
《岭南采药录》:广东南海萧步丹著
《现代实用中药》:叶橘泉主编
《南京民间药草》:周太炎 1956年
《广西中药志》: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编辑 1963年
《纲目》:楼氏医家系世传,博学全善辑
《本草汇言》:明.倪朱谟撰
《泉州本草》:泉州市卫生局出版 1962年
《福建中草药》:福建省医药研究所印行 1970年
《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 100卷。刊于淳化三年
《本草便读》:清.张秉成撰。刊于1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