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冬凌草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管状花目 唇形科 香茶菜属
盛花期:夏季秋季
碎米桠的介绍
- 碎米桠为唇形科香茶菜属 小灌木,高(0.3 )0.5-1(1.2)米根茎木质,有长纤维状须根产地分布 产湖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碎米桠是小灌木,高(0.3 )0.5-1(1.2)米根茎木质,有长纤维状须根。茎直立,多数,基部近圆柱形,灰褐色或褐色,无毛,皮层纵向剥落,上部多分枝,分枝具花序,茎上部及分枝均四稜形,具条纹,褐色或带紫红色,密被小疏柔毛,幼枝极密被绒毛,带紫红色。
碎米桠的茎叶对生,卵圆形或菱状卵圆形,长2-6厘米,宽1.3-3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后一情况顶端一齿较长,基部宽楔形,骤然渐狭下延成假翅,边缘具粗圆齿状锯齿,齿尖具胼胝体,膜质至坚纸质,上面榄绿色,疏被小疏柔毛及腺点,有时近无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灰白色短绒毛至近无毛,侧脉3-4对,两面十分明显,脉纹常带紫红色叶柄连具翅假柄在内长1-3.5厘米,向茎、枝顶部渐变短。
碎米桠的聚伞花序3-5花,最下部者有时多至7花,具长2-5毫米的总梗,在茎及分枝顶上排列成长6-15厘米狭圆锥花序,总梗与长2-5毫米的花梗及序轴密被微柔毛,但常带紫红色苞叶菱形或菱状卵圆形至披针形,向上渐变小,在圆锥花序下部者十分超出于聚伞花序,在上部者则往往短于聚伞花序很多,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疏齿至近全缘,具短柄至近无柄,小苞片钻状线形或线形,长达1.5毫米,被微柔毛。
碎米桠的花萼钟形,长2.5-3毫米,外密被灰色微柔毛及腺点,明显带紫红色,内面无毛,10脉,萼齿5,微呈3/2式二唇形,齿均卵圆状三角形,近钝尖,约占花萼长之半,上唇3齿,中齿略小,下唇2齿稍大而平伸,果时花萼增大,管状钟形,略弯曲,长4-5毫米,脉纹明显。花冠长约7毫米,有时达12毫米,但也有雄蕊退化的花冠变小,长仅5毫米,外疏被微柔毛及腺点,内面无毛,冠筒长3.5-5毫米,基部上方浅囊状突起,至喉部直径2-2.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2.5-4毫米,外反,先端具4圆齿,下唇宽卵圆形,长3.5-7毫米,内凹。雄蕊4,略伸出,或有时雄蕊退化而内藏,花丝扁平,中部以下具髯毛。
花柱丝状,伸出,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
碎米桠的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长1.3毫米,淡褐色,无毛。
碎米桠的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碎米桠的生态习性
- 碎米桠生于山坡、灌木丛、林地、砾石地及路边等向阳处,海拔100-2800米。
碎米桠的分布区域
- 碎米桠产湖北,四川,贵州,广西,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
碎米桠的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碎米桠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碎米桠全草对急慢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慢性肝炎、气管炎均有治疗作用,对食道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等有缓解症状、延长生命作用。此外,贵州凤岗用全草入药,治感冒头痛、风湿筋骨痛、关节痛。
冬凌草茶的正确冲饮方法
愚公故里——王屋山的脚下。当地的人们都会以冬凌草作为治疗慢性咽炎、扁桃体炎、防癌抗癌的首选。很多人却不知道冬凌草其实食用还是有讲究的。例如:经过高温熏蒸后的野生冬凌草茶:色泽墨绿、同样有效的去除了本身的滋菌。饮用起来更为放心。在济源当地的冬凌草冲饮过程中。通常。人们都是将采集到的野生冬凌草进行高温熏蒸。然后自然晾干。这样有效的保持了野生冬凌草的原色原味。同样。很好的保留了野生冬凌草的药效不被流失。对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更是具有很强的抑制性。
冬凌茶采用纯天然珍贵冰草冬凌草与多种药食同源植物,经科学配方精制而成的新一代具有独特功能的保健茶,其明显的清咽润喉功效和一定的抑制咽部细菌作用,对急慢性咽炎患者、咽痒、灼热多言加重、咽异物感、咽干涩、咳嗽不爽等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的保健茶。
在医药界,冬凌草是公认的“神奇的药品”,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抗生素滥用屡屡提出严重警告,尤其是2003年“非典”后,为天然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类药物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被专家誉为中药“抗生素”之王、中药“抗生素先锋”的冬凌草的开发价值逐渐显现。而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实验室研究和民间使用经验证明,冬凌草在抗肿瘤治疗上功效显著。 “冬凌草完全有可能成为第二‘青蒿素’,成为济源的、中国的、世界的‘绿色抗生素’。”在河南省济源冬凌草学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对冬凌草的研发表达出“官方”的充分自信。
1、药理学研究
冬凌草甲素、乙素能使人工培养的癌细胞生长密度减低,分裂指数下降,DNA(遗传物质)合成受到干扰,从而抑制其繁殖并产生杀伤作用。食管癌、胃腺癌对甲素、乙素最敏感。
冬凌草水煎剂和酒精提取剂用于大鼠实验,可使大鼠瘤体缩小,带瘤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冬凌草甲素、乙素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使化疗药物的药效明显提高。
食管上皮细胞的增生和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冬凌草甲素、乙素可抑制大鼠食管上皮细胞增生,阻止癌前病变发展为癌。
冬凌草酒精剂和水煎剂对金黄色及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都有抑制作用。冬凌草因此被称为“绿色抗生素”。
2、临床研究
单用冬凌草制剂,对食管癌有肯定疗效。对76例早期食管癌疗效尤为明显,5年生存率为84%,10年生存率为64%,15年生存率为45%。治疗167例中、晚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为10%,10年生存率为9%。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对中、晚期食管癌亦有较好疗效。
单用冬凌草制剂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肝癌49例,70%的病人食欲增加,肝区疼痛减轻,精神好转,12%的病人肿瘤明显缩小。
单用冬凌草制剂治疗中、晚期贲门癌44例,总有效率为34%。
选择原发性、复发性膀胱癌17例,术前、术后用冬凌草水煎液灌注膀胱,愈后9年皆无复发。
采用冬凌草治疗晚期乳腺癌10例,3例有效。治疗3例胰腺癌,1例有效。治疗4例结肠、直肠癌,2例有效。
单用冬凌草连续两年治疗食管上皮重度增生30例,两年后23例转为正常,4例转为轻度增生,3例持续重度增生,但无1例演变为癌。若不治疗,两年后将有24%演变为食管癌。
单用冬凌草治疗97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70%的患者两天内疼痛消失,体温及白细胞总数降为正常,27%的患者5天内疼痛消失,体温及白细胞总数降为正常。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产生抗药性的患者,服用冬凌草仍可奏效。此外,冬凌草对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亦有良好疗效。
碎米桠的神奇的草
这棵小草不平凡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南济源冬凌草为当地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昔日王屋山下一棵无人知晓的小草,历经风雨,成为中原崛起进程中的一张崭新的“绿色”名片,它的名字叫“冬凌草”。
河南省济源市是闻名中外的济源冬凌草原产地,常年种植面积达760多公顷,从事冬凌草加工的企业达10余家。由于济源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条件,使济源冬凌草的种群独特,与其他地方相比,其甲素含量最高,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急慢性咽喉炎、食管癌具有显著疗效,被公认为是中药抗生素之王。
近年来,济源市质监局实施质量兴市战略,走精品名牌之路,扶持地方传统产业做大做强。该局向当地市委、市政府建议,组建济源冬凌草协会,成立冬凌草专业合作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并着手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5年,济源市政府成立了济源冬凌草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负责申报具体工作。为加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争创力度,先后向市政府协调资金660万元,用于该产品的申报和推广,有效提高企业的申报积极性。
济源市质监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申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形成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组织企业召开实施标准化生产培训会,散发宣传资料1500余份,培训质量管理人员、技术员200余人,使实施农业标准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辛勤的工作换来了丰硕的回报:2006年4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济源冬凌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着济源市地理标志产品实现了零的突破。2007年9月6日,该局制定的《济源市冬凌草地理标志保护管理办法》经济源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开始组织实施,为保证济源冬凌草产品的质量和特色提供了法律保障。
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济源市冬凌草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1400多公顷,可为山岭区农民增收1500多万元。为进一步保护产品质量特色,提高济源冬凌草品牌利益,济源市质监局协调市政府下拨28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济源冬凌草》国家标准的制定。2007年,济源市质监局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济源冬凌草国家标准的研讨,成立了济源冬凌草国家标准制定领导小组和起草工作组,通过标准资料的收集,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标准研讨和专家审查,历时一年多,GB/T 22744-2008《地理标志产品 济源冬凌草》国家标准于2008年12月28日批准发布,结束了济源冬凌草无标生产、无序竞争的历史,对进一步确立济源在全国冬凌草行业的领军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对济源市冬凌草产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经营一体化起到助推作用,对做强冬凌草品牌、提高品质、提升知名度和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作为国内第一部冬凌草的国家标准,对规范全国冬凌草行业市场、推动其发展与进步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济药研发的冬凌草片、冬凌草糖浆、冬凌草含片、冬凌草茶系列产品已初具规模,市场销量逐年见好。据不完全统计,冬凌草目前的中低端产品年销售额达到了5亿元。济源市委、市政府将冬凌草种植列入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5大支柱产业之一,每年给予种植户500万元的扶持、奖励。济源冬凌草产业已经从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并逐步形成以工业带动农业,以食品、日化产品、济源冬凌草原料、冬凌草提取物、冬凌草药品和高端抗肿瘤药品等拉动济源冬凌草产业链条,冬凌草种植及系列产品研发成为了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的新亮点。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