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红珊瑚兰、肾药兰、火星花、雄黄兰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兰亚科 火焰兰属
盛花期:春季夏季
火焰兰的介绍
- 火焰兰,茎攀援,粗壮,质地坚硬,圆柱形,叶二列,斜立或近水平伸展,舌形或长圆形,花序与叶对生, 常3—4个,粗壮而坚硬,基部具3––4枚短鞘,长达1米,常具数个分枝,圆锥花序或 总状花序疏生多数花,花火红色,开展中萼片狭匙形,花瓣相似于中萼片而较小,先端近圆形,边缘内侧具桔黄色斑点, 花期4––6 月,产海南(三亚市、陵水、保亭、乐东、儋县、琼中)、广西(资源),海拔达1400 米,攀援于沟边林缘、疏林中树干上和岩石上,分布于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模式 标本采自越南。
火焰兰花色艳丽,远观如绚丽般火焰,是兰科植物中观赏价值极高的一类热带珍稀兰花,目前在国外深受喜爱。该属植物有15种,分布于东南亚至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华南地区亦有分布。
我国产的这两种火焰兰花色鲜红,生长健旺,有很高的园艺应用价值和育种利用价值,其生长环境为热带亚热带,适合在广州地区栽培。未来有希望在华南地区建立其育种和生产基地,形成类似蝴蝶兰、石斛兰的产业。
茎攀援,粗壮,质地坚硬,圆柱形,长1米以上,粗约1.5厘米,通常不分枝, 节间长3-4厘米。
叶二列,斜立或近水平伸展,舌形或长圆形,长7-8厘米,宽 1.5-3.3厘米,先端稍不等侧2圆裂,基部抱茎并且下延为抱茎的鞘。
火焰兰花序与叶对生,常3—4个,粗壮而坚硬,基部具3–4枚短鞘,长达1米,常具数个分枝,圆锥花序或 总状花序疏生多数花花苞片小,宽卵状三角形,长约3毫米,先端锐尖花梗和子房 长2.5—3厘米花火红色,开展中萼片狭匙形,长2—3厘米,宽4.5-6毫米,先 端钝,具4条主脉,边缘稍波状并且其内面具橘黄色斑点侧萼片长圆形,长2.5— 3.5厘米,宽0.8—1.2厘米,先端钝,具5条主脉,基部收狭为爪,边缘明显波状 花瓣相似于中萼片而较小,先端近圆形,边缘内侧具桔黄色斑点唇瓣3裂侧裂片直 立,不高出蕊柱,近半圆形或方形,长约3毫米,宽4毫米,先端近圆形,基部具一对 肉质、全缘的半圆形胼胝体中裂片卵形,长5毫米,宽2.5毫米,先端锐尖,从中部 下弯距圆锥形,长约4毫米蕊柱近圆柱形,长约5毫米药帽半球形,前端稍伸长 而收狭,先端截形而宽宽凹缺粘盘柄长约2毫米,中部多少曲膝状。
葱绿的叶丛中抽出,花漏斗形,橙红色,园艺品种有红、橙、黄三色。
火焰兰花期4–6月。
火焰兰的生态习性
- 火焰兰喜充足阳光,耐寒,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球茎露地能越冬。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生育期要求土壤有充足水分。
火焰兰一般生长在海拔达1400米,攀援于沟边林缘、疏林中树干上和岩石上,分布于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模式 标本采自越南。
火焰兰一般攀援于沟边林缘、疏林中树干上和岩石上,生于海拔550—1400m处,其特征是位于中心的唇瓣小,而下部的2枚花萼较大。植株为30—150cm,花径约4.5—5.5cm,一般花开数十朵,煞是好看。花色多为红色、橙色,花期跨越春天和夏天,一般可开25—30天,是兰花中花姿极为优美的种类。
火焰兰的栽培技术
- 由于火焰兰匍匐茎的伸长生长,植株的蔓生力较强。栽植前土壤要充分翻耕,施足基肥,整成高畦。栽植深度为3~5厘米。球茎。一般球茎在当年6~8月开花,小的球茎翌年才能开花。
温度
喜高温环境,生长适宜温度为18~35℃。不耐 寒,冬季需在中温或高温温室中越冬,在保持适宜温度条件下, 植株无休眠期。
光照
是兰花中较为喜光的种类,需较强的光照。但附 生于树上时不能接受强烈阳光的曝晒,否则叶片会发黄。
浇水
无休眠期,在整个生长期间都喜较充足的水。应 充分供给水分,以保持盆土的湿润。
环境湿度
喜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应经常喷洒叶面 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0%〜80%,否则会影响植株的生长。
施肥
种植时需注意施用基肥,并在生长季每半月追施1次肥料。近开花时要注意增施磷钾肥。
基质
可用蕨根、木炭、树皮块、椰壳等材料配制
火焰兰的繁殖方式
- 火焰兰一般采用分株或扦插进行繁殖。
在开花后或春、秋进行,将成株自然萌生的新芽 或母株去顶后长出的新芽用刀切下,另行栽植即可或将带有3 条以上气生根的茎上部剪下,另植于新盆。
将余下的茎部过一段时间后会长出新芽,新芽长长后可作扦插材料。扦插宜在春、秋两季或花后进行。
目前国内进行火焰兰种质保存的研究单位都是采取野外采集,然后通过切取茎段或新芽等进行无性繁殖的方法增殖,增殖率非常低,保存植株数量少,难以满足科学研究和保护的要求试管技术是现代种苗繁育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多数兰花的种苗都是通过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生产的。
目前我研究组正积极开展火焰兰属植物的种质收集、组织培养和杂交育种研究,我们对已收集到的原生种,包括中国原产的两种,进行了自交和杂交试验,已获得成功,并通过试管播种技术得到了大量的后代原球茎并培育出种苗,火焰兰的试管繁殖技术在国内未有报道,国外仅有少量报道,这标志着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踏入国际先进行列。
- 火焰兰病害有花叶病。
该病在内蒙古地区较常见,但为害不严重。
新生叶上出现小型不明显的长形褪绿区域。症状多局限于叶片中脉的某一侧,几天后斑点和条斑清晰,1~3周内病区扩大为灰白色,偶尔带有较深的细小条斑,浅绿色区与深绿色区反差明显。老病叶背面出现黑色斑点和条斑,嫩叶片坏死,严重时病叶可早落。
病原为建兰花叶病毒(CymMV),是世界上发生最普遍的兰花病毒。病毒颗粒棒状。
病株可作繁殖材料。汁液接触可传病。
从无病建株选取繁殖材料。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园艺操作时,避免汁液接触传染。此病毒的寄生范围广泛,应注意防止相互传染。
火焰兰的品种分类
- 该属植物有15种,分布于东南亚至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华南地区亦有分布。
我国原产两种:火焰兰Renanthera coccinea和云南火焰兰Renanthera imshootiana。
其中云南火焰兰(R. imshootiana)是CITS附录1中的保护植物,十分珍贵,可谓植物中的大熊猫,濒临灭绝,亟待保护。我国产的这两种火焰兰花色鲜红,生长健旺,有很高的园艺应用价值和育种利用价值,其生长环境为热带亚热带,适合在广州地区栽培。未来有希望在华南地区建立其育种和生产基地,形成类似蝴蝶兰、石斛兰的产业。
1、云南火焰兰(R. imschooiiana)
茎较长,节上具气生 根。叶2列互生,长圆形,硬革质,先端具偏斜的2圆裂。5~6月 开花,总状或圆锥花序腋生,有花约20余朵,花橙红色,唇瓣细 小,深红色。
2、菲岛火焰兰(R, philippinensis)
茎攀附生长。叶2列互生,顶端凹陷。夏秋开花,总状花序,有花数10朵,深红色。
3、泰国火焰兰(R.monachia)
茎长可达1米,附生。叶2 列,硬革质,短矩形,顶端四人呈偏斜状。夏季开花,圆锥花序 有分枝,有花10余朵,红色,上具许多黄色斑点,唇瓣红色。
火焰兰的分布区域
- 火焰兰在我国产于海南(三亚市、陵水、保亭、乐东、儋县、琼中)、广西(资源)。
火焰兰一般分布于海拔达1400米,攀援于沟边林缘、疏林中树干上和岩石上。
火焰兰在国外分布于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模式标本采自越南。
火焰兰的作用用途
火焰兰花色艳丽,远观如绚丽般火焰,是兰科植物中观赏价值极高的一类热带珍稀兰花,目前在国外深受喜爱。
火焰兰开花时抽出的鲜红色大型圆锥花序如熊熊烈火,无论 花朵大与小,都极为鲜丽。为近年引进的洋兰种类,经促成栽培可于元旦、春节作年宵花。
火焰兰的园林用途
- 火焰兰在园林中可用于:花境、花坛。
火焰兰花色鲜红,生长健旺,有很高的园艺应用价值和育种利用价值,其生长环境为热带亚热带,适合在广州地区栽培。
火焰兰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药 名】:火焰兰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火焰兰的全草。
【功 效】:散瘀接骨
【主 治】:用于骨折。
【性味归经】:辛,平。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9克。外用:适量,捣敷。
【别 名】:山观带山裙带(广西壮族语)。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
【拉丁名】:原植物火焰兰Renanthera coccinea Lour.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火焰兰的文化背景
日前,由华南植物园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组吴坤林助理研究员承担的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火焰兰新品种培育与中试生产”,顺利通过广州市科技局专家组的验收。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项目组共收集火焰兰属原生种10种,杂交种(含属间杂交种)21种,近缘属原种53种,建立了种质资源圃。项目实施期间,为解决杂交育种中花期不遇问题,项目组建立了火焰兰花粉低温保存技术,通过杂交和组培技术相结合,获得了兰花新杂交组合10个。其中1个组合已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rhs)进行了国际登录(登录名为dorthera nanzhi jiale),另一新组合‘麒麟火焰兰’已通过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专家的现场鉴定。 
此外,项目组还建立了基于组培快繁的火焰兰种苗生产技术体系和配套栽培技术,为新型花卉火焰兰的产业化开发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本项目培育出的“麒麟火焰兰”花色艳丽,既可做盆花栽培,也可用于高档园林造景,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火焰兰的花语:热情、热烈以及渴望。
火焰兰花色鲜红,生长健旺,远观如绚丽般火焰,代表着十足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