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2-01-04 13:10:02 阅读:()
吴茱萸叶,中药名称。吴茱萸本特。树叶。吴茱萸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具有散寒止痛、收敛酸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霍乱、抽筋、心腹寒痛、头痛、酸痛、肿胀、中毒。
祛寒止痛、治疮。
霍乱、肌腱变形、心腹寒痛、头痛、酸痛、肿胀、中毒。
外用:取适量,外用加热或用沸水洗净。
1。分类草药:“适用于肿痛。”
2. 《广西民族医药简编》:“煎洗伤口,治毒蛇咬伤,粉碎涂抹患处,治无名肿毒。”
1。治疗霍乱,足腱转移,(吴茱萸叶)与艾醋汤混合。(日化字)
2。为了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将吴茱萸叶与葡萄酒混合,用袋子蒸,然后互相熨烫以止痛。(简编)
3。治疗偏头痛。将吴茱萸的叶子轻轻烘烤,并擦拭头部。(湖南医学杂志)
4。久治疮毒,不愈。吴茱萸叶9g,捣碎并涂抹在患处。另一个方法是:将果汁与叶子捣碎,用水冲洗感染部位。(湖南医学杂志)
5。术后肠麻痹用45克鲜吴茱萸叶(或30克水果),捣碎炒熟,用纱布包裹肚脐,并在外面加热水袋。孕妇注意事项。(精选广西本草)
多为小叶,全叶为单叶羽状复叶,叶轴稍呈圆柱形,黄褐色,被黄白色柔毛覆盖。传单经常缩水和破损。整平后完整的为椭圆形至椭圆形,长5-15cm,宽2.5-6cm。先端短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黄棕色。顶部放大镜下可见透明油斑,底部密被黄白色柔毛,主脉隆起,侧脉羽状。易碎的。略香,味辛辣、苦、辣。
芸香科吴茱萸。
植物吴茱萸,也称为臭辣根树(湖北和贵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3-10米高。树皮灰褐色,幼枝紫褐色,皮孔小而圆,幼枝、叶轴、花轴上覆盖锈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叶柄长20-40厘米,叶柄长4-8厘米,叶柄长2-5毫米,小叶5-9片,椭圆形至卵形,长5.5-15厘米,宽3-7厘米,先端突然狭窄为短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或圆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的钝锯齿,侧脉不明显,两面覆盖黄棕色长柔毛,纹理特别多,有明显的油斑、厚纸或纸。雌雄异株,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轴粗壮,密被黄棕色长柔毛,轴基部有2小叶状狭长对生苞片,萼片5片,宽卵形,长约1-2毫米,短柔毛,花瓣5片,白色,长方形,长4-6毫米,雄花具5枚雄蕊,着生在一个非常小的花盘上,花药基着,椭圆形,花丝粗短,多毛,退化子房顶端4-5裂,雌花花瓣大于雄花花瓣,退化雄蕊鳞片状,子房上位,长圆形,心皮5枚,开花后加宽成扁球形,腺体点厚,花柱粗短,柱头先端为4-5裂。果实扁球形,成熟时分裂成5片花瓣,呈毛囊状,紫红色,表面有厚的油腺斑点。每个水果有一颗种子,黑色且有光泽。花期为6月至8月,结果期为9月至10月。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