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1-12-19 18:40:01 阅读:()
台湾泡桐,中药名称。小叶榕。植物的根、皮和叶。分布于华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湿热、排尿不良、腹泻、跌倒、肿胀、疼痛。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
口服:汤剂,9-15g。
国家中草药集:“益气润肺活血润湿利尿,能治五肺七伤、跌打、小便不良、湿热泄泻。”
夏秋收获、洗涤和干燥。
泡桐,又名水桐木、榕树、马刀树。小常绿乔木,深褐色树皮,粗枝,互生叶,纸质,倒卵形至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4-7厘米,顶端短尖,基部斜楔形或圆形,全缘或微波,表面无毛,背面稍具柔毛或黄色小突起,基部侧脉短,侧脉6-9对,叶柄长1.5-4厘米,托叶卵状披针形,约1.7厘米长。榕树丛生在老树干的根瘤状分枝上,近球形,直径1.5-2厘米,光滑,成熟,橙红色,不开裂,总茎长8-24毫米,雄花和瘿花生于同一榕树的内壁,雄花生于嘴附近,少数,短柄,花被片3-4,雄蕊1,花丝短,瘿花,柄,花被片非常短或无,子房平滑,倒卵形,花柱近端,纤细,柱头膨大,雌花,生于另一种植物的榕果中,花被管状,包围果柄下部。瘦果近斜方形,表面有小瘤,花柱长,杆状。花期从五月到七月。
分布于华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位于潮湿的雨林或山脉、丘陵和溪流中。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