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2-05-13 17:40:02 阅读:()
雪山鼠尾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雪山鼠尾草SalviaevansianaHand.-Mazz.的根。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瘀血腹痛,崩漏,症瘕,胸痹绞痛,心悸失眠,癫痫,关节痛,疝气痛,丹毒,疮肿,乳痈,瘰疬,红疹,跌打损伤,漆疮。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瘀血腹痛,崩漏,症瘕,胸痹绞痛,心悸失眠,癫痫,关节痛,疝气痛,丹毒,疮肿,乳痈,瘰疬,红疹,跌打损伤,漆疮。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新华本草纲要》:“根:功用同丹参。”
根呈圆锥形,长5-10cm,直径1-3cm,表面灰褐色。质松脆。气微,味微苦。
唇形科植物雪山鼠尾草。
雪山鼠尾草,又名雪山鼠尾、埃望鼠尾。多年生草本,高13-45cm。茎直立,具条纹。根茎粗壮。其上密生鳞片,鳞片呈卵圆状三角形。叶有基出叶和茎生叶两种,基出叶叶柄长2-20cm叶片均为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2-11cm,宽约为长的一半或与长约相等,边缘具小圆齿,两面密被长柔毛。轮伞花序,每轮花6朵,组成长10-20cm的总状花序下部苞片与叶相似,上部苞片卵圆形,具长柔毛状缘毛花萼宽钟状,二唇形花冠蓝紫色或紫色,基部黄色,冠筒长约为花萼的2倍,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半圆形,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发育雄蕊伸在上唇下,花丝扁平退化雄蕊短小花柱内藏,先端呈不相等2浅裂花盘前方稍膨大。花期7-10月。
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生于高山林下、山坡草地。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