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2-04-20 04:30:01 阅读:()
黄藨根,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椭圆悬钩子RubusellipticusSmith的根。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瘰疬,痢疾,腹泻,肠风下血,吐血。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收敛止泻。
用于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瘰疬,痢疾,腹泻,肠风下血,吐血。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在筛选108种药用植物对雌性大鼠抗着床活性中,发现黄藨的乙醇和丙酮提取浸膏可抑制70%~90%大鼠妊娠。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吐血,瘰疬。”
1、治风湿关节痛,手足麻木:(黄泡)根15-30g。泡酒服或配方用。
2、治肠风,腹泻,红白痢疾:(1)(黄泡)干根9-15g,煎服。(2)(黄泡)根6g,白头翁6g,马尾黄连9g。煎服。(1-2方出自《红河中草药》)
8-9月,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蔷薇科植物椭圆悬钩子。
椭圆悬钩子又名黄泡、老虎泡、老虎藨、切头悬钩子、黄喜马莓。半匍匐状灌木,高1-3m。小枝粗壮,平展,先端曲垂,有不明显的棱,密生红棕色弯曲长毛,刺粗壮有钩。小叶3片,叶柄长2-7cm,顶生小叶柄长2-3cm,均被紫红色刺毛,柔毛和小皮刺托叶线形叶片阔倒卵形,长5-10cm,宽3-6cm,顶生小叶比侧生者大得多,先端圆切或稍凹,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的锯齿,上面深绿,下面有棕色毛。短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小花梗极短花径8-12mm萼片5,卵圆形,先端短尖,外面密被黄灰色绒毛,花瓣5,倒卵形,较萼片为大,白色雄蕊1轮心皮有细伏毛,成熟心皮多数。聚合果球形,直径约1cm,金黄色,有多数具皱纹的小核果。花期3-4月,果期4-5月。
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