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2-04-02 16:20:01 阅读:()
苦竹叶,中药的名称。它是一种草本植物pleioblastusamarus(Keng)kengf嫩叶。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心利尿、明目解毒的功效。常用于发热、口渴、失眠、小便短而红、阿弗他溃疡、眼痛、失音、烫伤和火灾。
清心利尿明目解毒。
发热、口渴、失眠、小便短而红、阿弗他溃疡、眼痛、失音、烫伤。
口服:汤剂,6-12g。外用:适量。
降血糖作用。
1。分类草药:“治疗烦人的热,排毒,减少儿童潮热,烧汤(最终应用)。”
2. 安徽中草药:“清心火”
3. 《国家中草药汇编》:“止渴利尿。主要用于治疗口渴,尿液少,呈黄色。”
1。中风失音和窒息的治疗:与煮过的苦竹叶一起服用。(肘部后面)
2。治疗儿童头疮和耳疮:涂抹竹叶粉和猪油。涂上鸡白粉也很好。(儿童和母亲的秘密记录)
3。那些不知道治疗死亡带来的痛苦的人:烧掉苦涩的竹叶,涂上黄色的鸡籽。(孙振仁的食物禁忌)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迅速洗净,湿润,切成中段,干燥,筛去灰尘。
药材性状:大部分干叶呈细长的卷状。膨大的叶片呈披针形,长6-12厘米,宽10-15毫米。先端尖,基部圆,叶柄长6-10mm,上部灰绿色,光滑,下部粗糙多毛,主脉厚,两侧有8-16条脉。边缘的一侧有细锯齿。它又脆又有弹性。气弱味微苦。
饮片性质:不规则段。其余内容请参见“药材特性”一项。
苦竹,一种禾本科植物。
苦竹,又称伞柄竹。秆高3-5米,厚1.5-2厘米。它是直立的。秆的壁厚约为6毫米。幼嫩的茎秆呈浅绿色,带有白色粉末。老化后逐渐变绿变黄,布满灰白色粉末斑点。节间是圆柱形的。枝条一侧的下部稍平,通常长27-29厘米。节点下方的粉末环很明显,节点中的长度约为6mm。秆在鞘周围隆起,高于鞘。鞘环在鞘基部留下软木状的残余物,在幼枝的鞘环中也有一圈发达的棕色-紫色-棕色刚毛。杆在每个节点上有5-7个分支,分支略微扩张。鞘革质,绿色,覆盖着厚厚的白色粉末,上缘橙黄色至焦黄色,背部无毛或棕红色或白色细刺毛,易脱落,基部密被棕色刺毛,边缘密被金黄色纤毛,耳朵不明显或缺失,有几根垂直短刺毛,它们很容易脱落,变得无毛。舌头被截断,约1-2毫米高,浅绿色,覆盖着厚厚的去角质白色粉末,边缘覆盖着短纤维毛。鞘狭长披针形,平展,易向内折叠,腹面无毛,背部有白色不明显的短绒毛,边缘锯齿状。最后的小枝有3或4个叶鞘,无毛,干草黄色,具细纵肋,无叶耳和鞘口毛。叶舌呈紫红色,约2毫米高。叶片椭圆形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2-2.9厘米。先端短而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下表面浅绿色,有白色绒毛,尤其在基部。次脉4-8对,小横脉清晰,叶缘两侧有细锯齿,叶柄长约2mm。花序无毛,基部小穗长3-4-5厘米,无毛或无毛,上部小穗长,基部小穗无毛,上部小穗无毛至3-5厘米,上部小穗无毛,下部小穗逐渐圆锥状,第一颖片可鳞片状,先端渐尖或短尖,背面被微毛和白色粉末覆盖。第二颖片比第一颖片宽,先端短尖,被毛和白色粉末覆盖。第三、第四和第五颖片通常与外稃相似且略小于外稃。外稃卵状披针形,长8-11毫米,有9-11条脉和小横脉。顶部指向小尖端,无毛,覆盖着厚厚的白色粉末,上边缘有非常微小的细毛,因为后者经常脱落并变得无毛,内稃通常比外稃长,罕见或等长,顶端通常不分裂,具缘毛,脊状具密密缘毛,脊上密被厚厚的白色粉末和微毛鳞片,3,卵形或倒卵形,后部狭窄,上边缘具缘毛,花药淡黄色,长约5毫米,子房狭窄,长约2毫米,无毛,上部略三角形,花柱短,柱头3,羽状。未发现成熟果实。新梢期为6月,花期为4-5月。
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