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短柄南蛇藤根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4-09-14 23:40:01 阅读:()

短柄南蛇藤根,中药名。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rosthornianusLoes.的根及根皮。分布于陕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疝气痛,疮疡肿毒,带状疱疹,湿疹,毒蛇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消肿。

主治

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疝气痛,疮疡肿毒,带状疱疹,湿疹,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研末,调敷。

相关论述

1、《浙江药用植物志》:“解毒消肿,祛风燥湿。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疝气痛,多发性脓肿,带状疱疹,湿疹。”

2、《福建药物志》:“根皮治蛇咬伤,肿毒。”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或剥皮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

形态特征

短梗南蛇藤,又名黄绳儿。藤状灌木,高可达7m。小枝具较大而突起的皮孔。单叶互生叶柄长5-15mm叶片长圆状窄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11mm,宽3-6cm。花雌雄异株雄花序顶生及腋生,顶生花序长达5cm,花序轴分枝短,腋生花序有花1-3朵雌花序均为腋生,3-7花,花黄绿色雄花具杯状花盘,雄蕊着生于花盘边缘,退化雌蕊短柱状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与杯状花盘离生,花柱细长,柱头3裂、每裂2叉分枝。蒴果近球状,径约1cm。种子3-6颗,具橙红色假种皮。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山间丛林或路旁。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