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4-09-02 01:40:02 阅读:()
牛耳散血草,中药名。为苦苣苔科植物扭果苣苔Streptocarpusclarkeanus(Hemsl.)HilliardetB.L.Burtt[BoeaclarkeanaHemsl.]的全草。分布于陕西、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活血散瘀,消肿止血。
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1、《陕西中草药》:“苦,凉。”
2、《陕西中草药》:“止血,散血,消肿。主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治小儿慢惊风:(歇壁蝴蝶)全草15g,一支黄花根12g。水煎,频频灌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苦苣苔科植物扭果苣苔。
扭果苣苔又名旋蒴苣苔、大花旋蒴苣苔。无茎多年生草本,高7-14cm。根茎粗短,密生纤维状须根。叶基生叶柄长0.5-6cm,密被短伏毛叶片革质,卵形或宽卵形,有时近圆形,长2-7.5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截形、心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具短糙伏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花葶2-4条,高7-14cm,密被短糙伏毛聚伞花序,有花2-10朵苞片卵形,长约7mm小苞片线形,微小花萼钟形,长约5mm,5浅裂,裂片近相等,三角形花冠白色或粉红色,钟状筒形,长约2.4cm,外面被疏毛,冠檐稍偏斜,5裂,裂片近相等雄蕊4,能育雄蕊2,内藏,花药相连子房细长,被短毛。蒴果线形,长约3.8cm,螺旋状扭曲,变无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陕西、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