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2-02-20 17:10:02 阅读:()
乌絮,中药名称。它是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的加工产品。具有杀虫消积、散寒止泻、祛风除湿之功效。主要用于昆虫堆积、腹痛、蛔虫、蛲虫病、疥疮、风寒湿痹、肠风痔疮漏等
杀虫蓄积、散寒止泻、祛风除湿。
1。主要用于虫害堆积、腹痛、蛔虫病、蛲虫病、疥疮、风寒湿痹、肠风痔疮漏等
口服:汤剂煎煮,3-10g或制成丸剂和粉剂。外用:研磨结束后使用。
含有单宁酸、糖、挥发油等成分。
1。对寄生虫的影响:五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蛔虫、蚯蚓和水蛭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2. 对多种真菌的影响:五黄提取物(1:2)对紫毛癣菌、奥杜昂癣等12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海药中草药:治疗感冒痢疾、心气、杀虫止痛、妇女子宫风虚证、儿童营养不良、腹泻。
1。治疗昆虫堆积引起的腹痛。如果昆虫变苦,它就会被制服。可与槟榔、木香配伍,也可与石榴根汤配伍,如五加散(仁斋之志方)。
2. 治疗小儿营养不良,可与秀才、芦荟、野名沙、白术、人参、茯苓、甘草等配合使用,治疗小儿营养不良、虫害腹痛、减肥腹泻,如布袋丸(儿童袋装配方)。
1。柳絮和柳絮酱:柳絮味硬,性温,属脾胃经络。它可以杀死昆虫,消除积累。用于各种昆虫堆积、腹痛和婴儿营养不良。乌絮酱是用榆科植物白榆的果实和面粉制成的酱。它有辛辣的味道和温暖的性质。
能杀虫、祛疮、除癣。《唐本草》说“杀三虫”。《本草集》说:“掌握五种鸡病,祛除疮癣。
2、芫花、姜黄:芫花味硬,性温,能恢复脾胃经络,杀虫消积,散寒止泻,祛风除湿,主要用于治疗虫积、腹痛、蛔虫、蛲虫病等,疥疮、风寒湿痹、肠风痔疮等。姜黄是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根和叶。味苦而甜,性平,具有开胃降气、利湿解毒的作用。药用林纲目“开水清热,降气开窍,作用与萝卜稍有相同”,用于治疗滞食、黄疸口渴、热毒、风肿、酸痛、胸痈等
3.乌江、雷丸:两药均能杀虫,但乌江主要杀虫,雷丸则倾向于杀虫。
驱虫片、华冲丸
五健散(药灯续焰)、知智五健散(净月全舒)、禅机散(证候标准)、四维飞儿丸(证候标准)、琅琊散(生辉配方)。
5月至6月,果实成熟后,采收、干燥、擦去膜翅,取出种子,将55公斤种子浸泡在水中,发酵后,加入5公斤榆树皮、15公斤红壤、2.5公斤菊花粉,加入适量温开水搅拌均匀,如为糊状,放在板上摊开一块厚约1.3厘米、结直径约6.7厘米的正方形,干燥。它是成品。也可以在5月至6月收获,取仁,用60%的种子制成不同的白花败酱草20%,白榆树皮10%,混合成扁平正方形,在阳光下干燥。
加工后的产品呈扁平方形,表面黄棕色,有许多小孔和空隙,混有纤维和种子。其结构脆而粗糙,横截面为黄黑色,易于剥落成鳞片。具有特殊的气体和微酸味。
,请参考药材性质
大榆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15-30米。树枝通常有软木质翅膀,当年树枝为绿棕色或棕色,毛粗糙,老树枝为棕色和无毛。叶互生,叶柄长2-6毫米,短柔毛,托叶早落,叶宽倒卵形或椭圆形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7厘米,中间和上部er部分最宽,顶端尖,基部窄或浅心形,两侧不对称,两侧粗糙,毛和边缘粗糙,有钝的单锯齿或双锯齿。花叶先开放,有几朵花簇生在去年枝条的叶腋中或散落在当前叶的基部花大,可达15毫米,两性,花被4-5裂,绿色雄蕊与花被片相同,花药大,黄玫瑰色,雌蕊1,子房1室,绿色,柱头2裂。翅果超大,长2.5-3.5厘米,宽2.2-2.5厘米,多毛,花被宿存,种子位于翅果底部中部。花期为4-5月,果实成熟期为5-6月。
主要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地。
生长在海拔1000-1300m的阳坡、丘陵和固定沙丘上,主要生长在林区的林缘和河岸上。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