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种植技术 > 蔬菜种植

雷竹笋种植新技术

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5-03-29 22:40:01 阅读:()

【雷竹笋种植技术】雷竹笋是一个优良的笋用竹种,它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若采用早出高产种植新技术,可大大提高雷竹林的经济效益。现将雷竹笋种植新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1、林地选择整地:造林地以背风向阳阳光充足土壤深厚、肥沃的土壤为好。整地一般采用全垦整地,深翻30厘米,除去石头树根等杂物。每亩挖种植穴40&mdash80个。

2、母竹选择:一股选择年龄为1&mdash2年,粗度为6&mdash12厘米。枝下高低,无病虫害,无开花的母竹。

3、挖掘、种植、运输要小心,不要弄伤螺丝钉,去梢后留枝5&mdash7档。

4、栽种季节春季2月,梅季6月,秋季9月、冬季11月为好。 5、栽植母竹应掌握四点:穴底要平:竹鞭放平适当浅栽鞭土密接。还可浇水,施点底肥

1、及时补植:对于死的母竹要及时补上,避免影响成林速度

2、除草松土:2、6、9月进行除草松土,前二年也可间作低矮的农作物,如豆科植物、绿肥等。

3、水分管理:若遇干旱要浇水,特别是7-9月竹鞭生长与笋芽分化期。

4、合理施肥:可结合松土进行,每年三次,每株2月施人粪10&mdash15公斤,6月施人粪25公斤,9月施猪粪等,也可施化肥但要用水冲稀。

5、合理留养:要挖近留远,挖弱留强,挖密留稀。 6、竹林保护:钩梢留枝12档左右,进行病虫害防治

幼林经几年后可成林,一般每亩留竹600&mdash800株,母竹健壮结构合理即可进行覆盖。

1、覆盖物选择:竹叶最好现在用的较多的有稻草、谷壳等。

2、覆盖方法:采用双层覆盖法,下层发热层用杂草、稻草、新鲜栏肥等,应有一定的湿度以利于发酵、发热,厚度为15厘米左右。上层保温层用谷壳、竹屑、木屑材料,厚度也为15厘米左右,使覆盖后的地表温度为10℃以上,但不能太高。在覆盖前,首先在竹林周围每隔1&mdash2米打下50厘米左右的小木桩,地上部分留35厘米,用塑料绳在地上30厘米处将竹林围成一圈,再用塑料薄膜或纺织袋沿绳将竹林围住,然后再覆盖。 

3、覆盖时间:12月上旬至中旬为好,因为此时覆盖的林地,出笋旺期正好处在我国高消费阶段春节。覆盖最好在雨后2&mdash3天内,若没有下雨,则在覆盖前要浇水,使林地湿润

4、施肥技术:第一次在5月底6月初,每亩施尿素50公斤,厩肥1000公斤,深翻入土中第二次在8月底9月初,每亩施复合肥100公斤,冲水5000公斤浇施第三次在10月底11月初,每亩施厩肥4000公斤,深翻入土第四次在12月中旬,覆盖前进行,每亩施尿素60公斤,冲水15000&mdash25000公斤。

5、挖笋和养竹:一般覆盖40天后开始出笋,可拨开覆盖物挖笋,挖出笋后,将土回盖原处,再将覆盖物盖好,使土层继续保持定的温度。当气温回升时应移去覆盖物,留养母竹,一般每亩留养150&mdash200株。由于提早出笋的林地留养母竹较早,而此时气温尚较低,甚至于有霜冻或低温危害的危险,故对留养的母竹应进行保护(如采用尼龙袋,或周围盖竹叶、稻草保护),以免母竹留养不好,影响竹林生产力。

以上就是雷竹笋种植新技术的介绍了,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