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植物百科

野慈姑

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1-12-25 01:10:01 阅读:()

别名慈姑、水慈姑、窄叶慈姑、三脚剪、水芋头

科和属: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纲生物起源目泽泻科慈姑

花期:5月至10月

野生慈姑引种

野生慈姑,泽泻科的一种多年生水生或生物草本植物,慈姑。根茎横向,较粗壮,末端膨大与否。出露叶为箭头状叶长差异很大,顶叶通常短于副叶。花单性,花被片反折,外缘花被片椭圆形或宽卵形,内花被片白色或浅黄色,种子棕色。花期和结果期,5-10月。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上海野生。

箭头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或生物草本植物。根状茎横向,较粗壮,末端膨大或不膨大。出生叶为箭头形,叶长宽差异很大。通常,顶叶短于副叶,比例约为1:1.2-1:1.5。有时,副叶较长,顶叶和副叶叶柄基部变宽,鞘状,边缘膜质,具横脉,或不明显。花葶直立,出露,高(15-)20-70厘米,或更高,通常粗壮。花序总状或圆锥状,长5-20厘米,有时更长,分枝1-2,有多轮花,每轮2-3朵,3苞片,基部或多或少合生,先端尖。

花单性花被片反折,外花被片椭圆形或宽卵形,长3-5毫米,宽2.5-3.5毫米,内花被片白色或淡黄色,长6-10毫米,宽5-7毫米,基部收缩,雌花通常1-3轮,花梗短而厚,心皮多,两侧扁平,花柱从腹侧倾斜,雄花多圆形,花梗倾斜,长0.5-1.5厘米,雄蕊多,花药黄色,1-1.5(-2)毫米长,花丝长度不等,约0.5-3毫米,通常外圈短,向内生长。瘦果两侧扁平,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倒卵形,具翅,背翅稍不规则,果喙短,从腹侧向上倾斜。种子棕色。花果期,5-10月。2n=22植株高度叶片大小和形状非常复杂。前人根据当地差异已发表了许多种、亚种、变种和形态。根据多年的野外观察和查阅大量标本,认为慈姑属物种下保留1个变种和1个形态是合适的。

慈姑的生态习性

生于湖泊、池塘、沼泽、沟渠、稻田等水域。

野生慈姑的分布区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几乎遍布全国。

慈姑的繁殖方式

常用鳞茎或顶芽繁殖。鳞茎将在3月下旬发芽,或顶芽将在4月初插入开阔地。5月初,它种植在花园水景的深凹处。

慈姑品种分类

该变种与原变种不同,植株瘦弱,匍匐,根茎末端通常不膨大,呈球形,叶片明显狭窄,呈燕子形,全长约15cm或更长,顶叶和副叶宽度约0.5-1.5cm,花序多总状花序,花期较长d通常有2-3轮雌花(1-),稀疏圆锥花序,只有一个分枝,没有雌花,很少有一轮雌花。2n=22。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四川、贵州等省。生于平原、丘陵或山区的湖泊、沼泽、沟渠、池塘、稻田和其他水域的浅水中t可作为牲畜和家禽的饲料,也可用于观赏花卉。

该品种与原品种不同之处在于:植株高大强壮,叶片宽而丰满,顶端裂片顶端钝而圆,椭圆形至宽椭圆形,匍匐茎端膨大成球茎,球茎呈椭圆形或球形,高达5-8×4-6厘米的圆锥花序,长20-60厘米,有时超过80厘米,具球茎分支机构(1-)2(-3),下部着生,雌花1-2轮,主雌花3-4轮,位于侧枝上,雄花多轮,生于上部,形成大圆锥花序,果期常斜卧于水中,果期花托扁球形,直径4-5mm,花托直径1长约3毫米。种子棕色,有小突起。广泛种植于中国长江以南的省份和地区。日本和韩国也有种植。球茎可作为蔬菜食用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