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2-04-27 00:20:02 阅读:()
同型鳞毛蕨,中药名。它是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均形鳞毛蕨的根茎。同型鳞毛蕨分布于江苏(南京)、安徽(舒城、黄山)、浙江(江山、定海、杭州)、江西(宜山)、福建、日本和朝鲜半岛。它有凉血、止血和驱虫的作用。主要用于吐血、崩漏、蛔虫和绦虫。
凉血止血驱虫。
吐血、子宫出血、蛔虫和绦虫。
口服:煎剂,10~15g。
中药孢子植物:“止血、驱虫、治崩漏出血、驱除蛔虫、绦虫等”
1。治疗吐血、崩漏、同型鳞毛蕨15g、蓟15g和侧柏12g。油炸衣服。(中草药孢子植物)
2。驱除蛔虫和绦虫,同型鳞毛蕨15克,鹤草芽9克。油炸衣服。(中药材孢子植物)
夏秋采掘。挖掘后,移除叶柄和须根,清洗,新鲜使用或在阳光下干燥。
鳞毛蕨科鳞毛蕨属,同型鳞毛蕨属。
株高约30~60cm。根状茎直立,先端密被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5~25厘米,厚约3~4毫米,麦秆色,密被近黑色或深褐色,宽披针形,线状披针形,全缘或稀疏锯齿状鳞片,叶椭圆形披针形,长约40厘米。宽达20厘米,先端裂开渐尖,基部不变狭窄,近截形,双羽状,深裂或完全裂,约17对羽片,扁平,互生,彼此等宽间隔分开,基部羽片不缩短,与中部同构,披针形,长9-11厘米,宽1.5-2厘米,基部宽达2.5厘米,无梗,截形,靠近叶轴,一个深裂,几乎可达羽轴,约15对小羽片或裂片,斜展,近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1.5倍于宽度,圆钝头,浅锯齿,一对稍大的基部,靠近叶轴。叶片干燥后,薄而纸质,黄绿色,两侧光滑,羽轴下仅有少量棕色线状鳞片,叶轴密被黑色线状披针形覆盖,边缘有稀疏的齿状鳞片,下面可见明显的叶脉,羽状,多分叉。孢子囊群位于叶片中部以上,每叶3~6对。胶囊盖大,膜状,红棕色,早落。
分布在江苏(南京)、安徽(舒城、黄山)、浙江(江山、定海、杭州)、江西(宜山)、福建、日本和朝鲜半岛。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