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5-05-09 11:00:02 阅读:()
牛藤,中药名。为木通科植物那藤(Stauntoniahexaphylla(Thunb.)Decne.)或尾叶那藤(StauntoniahexaphyllaDecne.var.urophylla.Hand.Mazz.)的茎和根。夏、秋季采,藤茎,去枝叶根,去须根。洗净,待润透,切段或切片,晒干。那藤生于山谷林缘或山脚灌丛中,也有栽培于庭园中。尾叶那藤多生于山坡路旁或沟谷林缘灌丛中。那藤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尾叶那藤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味苦,性凉。归肝、膀胱经。具有祛风散瘀、止痛、利尿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伤痛、各种神经性疼痛、小便不利、水肿等病证。
祛风散瘀,止痛,利尿消肿。
风湿痹痛,跌打伤痛,各种神经性疼痛,小便不利,水肿等病证。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
镇静止痛作用。
2、风湿骨痛:牛藤、臭茉莉各1两,满山香5钱,水煎服。
3、失眠:牛藤叶15~20小片,水煎睡前服。
夏、秋季采,藤茎,去枝叶根,去须根。洗净,待润透,切段或切片,晒干。
木通科植物那藤或尾叶那藤。
1.那藤常绿藤本。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小叶3-7,小叶柄长3cm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卵圆形,革质,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长4-9cm,宽2-2.5cm,全缘,上面平滑,下面带白色。总状或伞形花序由3-7朵花组成,雌雄同株花直径1.5-2cm,白色、淡红色或有青莲色晕雄花外轮萼片3,阔披针形,长约13mm,内轮萼片3,线形,稍长,雄蕊6雌花较大而数少,内轮萼片3,披针形较外轮的为短,退化雄蕊6,成熟心皮卵圆形,紫色。浆果卵圆形,红色,长6-7cm,果肉白色,内含黑色种子多数。花期5月,果期9-10月。2.尾叶那藤攀援灌木。全株无毛。小枝灰褐色。掌状复叶小叶3-7,革质叶形变化很大,倒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3.8-8cm,宽1-3cm,先端长尾尖,尖顶常具短而易断的丝状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亮绿色,下面黄绿色,有时具白色斑点,侧脉和网脉常在上面明显凹下,下面稍隆起。花雌雄同株,常排成疏松的总状花序,总花梗长3-8cm,小花梗长1-3cm雄花有萼片6,外轮3,长圆状披针形,顶端略尖或钝,内轮较狭小线状披针形,先端钝无花瓣雄蕊6枚,花丝全部合生,药隔先端凸头长约1mm,远较花药为短雌花的萼片和雄花相似,但较大,心皮3。浆果卵圆形,内含数粒黑色光亮的种子。花期3-5月。
1、那藤生于山谷林缘或山脚灌丛中,也有栽培于庭园中。2、尾叶那藤多生于山坡路旁或沟谷林缘灌丛中。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