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牛藤果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5-05-09 09:00:02 阅读:()

牛藤果,中药名。为木通植物那藤StauntoniahexaphyllaDecne.或尾叶那藤S.hexaphyllaDecne.var.urophyllaHand.-Mazz.的果实。那藤分布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尾叶那藤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杀虫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疮痈,疝气疼痛,蛔虫病,鞭虫病等。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消肿,杀虫止痛。

主治

用于疮痈,疝气疼痛,蛔虫病,鞭虫病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药理作用

果实和果仁对蛔虫、鞭虫有驱虫作用。

相关论述

《广西本草选编》:“腋疮,用鲜果捣烂敷患处。”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将成熟尚呈青色时采摘,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木通科植物那藤或尾叶那藤。

形态特征

那藤:常绿藤本。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小叶3-7,小叶柄长3cm小叶片圆形至长卵圆形,革质,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长4-9cm,宽2-2.5cm,全缘,上面平滑,下面带白色。总状或伞形花序由3-7朵花组成雌雄同株花直径1.5-2cm,白色、淡红色或有青莲色晕雄花外轮萼片3,阔披针形,长约13mm,内轮萼片3,线形,稍长,雄蕊6雌花较大而少数,内轮萼片3,线形,稍长,雄蕊6雌花较大而数少,内轮萼片3,披针形较外轮的为短,退化雄蕊6,成熟心皮卵圆形,紫色浆果卵圆形,红色。浆果卵圆形,红色,长6-7cm,果肉白色,内含黑色种子多数。花期5月,果期9-10月。尾叶那藤:又名尾野木瓜、鸭脚莲、尾叶野木瓜。攀援灌木。全株无毛。小枝灰褐色。掌状复叶小叶3-7,革质叶形变化很大,倒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3.8-8cm,宽1-3cm,先端长尾尖,尖顶常具短而易断的丝状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亮绿色,下面黄绿色,有时具白色斑点,侧脉和网脉常在上面明显凹下,下面稍隆起。花雌雄同株,常排成疏松的总状花序,总花梗长3-8cm,小花梗长1-3cm雄花有萼片6,外轮3,长圆状披针形,顶端略尖或钝,内轮较狭小线状披针形,先端钝无花瓣雄蕊6枚,花丝全部合生,药隔先端凸头长约1mm,远较花药为短雌花的萼片和雄花相似,但较大,心皮3。浆果卵圆形,内含数粒黑色光亮的种子。花期3-5月。

生长环境

那藤:生于山谷林缘或山脚灌丛中,也有栽培于庭园中。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尾叶那藤:多生于山坡路旁或沟谷林缘灌丛中。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