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物大百科 时间:2022-03-27 04:50:02 阅读:()
水稻原产于热带亚洲。在中国广泛种植后,它已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根据方法的不同,水稻可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大米喜欢高温、高湿度和短日照。它对土壤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水稻土是最好的。幼苗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0~12℃,最适温度为28~32℃。分蘖期日均温度在20℃以上,穗分化的适宜温度在30℃左右。低温延长了分枝和小穗的分化。抽穗的适宜温度为25~35℃。开花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施肥受到严重影响。
相对湿度应为50~90%。穗分化至完全灌浆期是结实的关键时期。营养平衡、光效高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具有重要意义。抽穗结实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应提高根系活力,延长茎叶功能期。大约需要500~800公斤的水才能形成1公斤的大米。
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0.5-1.5m,因品种而异。叶鞘疏松,无毛,叶舌披针形,长10-25mm,两侧基部向下延伸至叶鞘边缘,2个镰刀形叶耳托茎,叶片线状披针形,长约40cm,宽约1cm,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而稀疏,长约30厘米,分枝多,边缘粗糙,成熟时向下弯曲,小穗含1朵成熟花,两侧非常扁平,长圆形卵形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2-4毫米,颖片非常小,小穗柄顶端只留下半月形痕迹,2个退化外稃,圆锥状多刺,长2-4mm,两侧孕花外稃厚,有5条脉,中脉形成脊状,表面有格子状小乳白色突起,厚纸质,分布有细毛,顶生毛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有3条脉,先端尖且无喙,6个雄蕊,花药2-3毫米长。颖果长约5mm,宽约2mm,厚约1-1.5mm,胚比小,约为颖果长度的1/4。
水稻生长的最北端是中国黑龙江省呼玛市。然而,主要种植地区是华南、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也种植水稻。换句话说,除了南极洲,水稻几乎生长在大多数地方。
一、华南双季稻区位于中国最南端的南岭南部。它包括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
二。中部双季水稻种植区东起东海沿岸,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至南岭,北起秦岭、淮河。它是中国最大的水稻种植面积。
三、西南高原单、双季稻区位于滇黔、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
四、华北单季稻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以及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等部分地区。
五、东北早熟单季稻种植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东北部。
六、西北干旱区单季稻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青藏高原以北。
中国发明了包括水田和秧苗移栽在内的水稻种植技术。据说神农教人们如何种植水稻。
除了传统的手工耕作外,水稻耕作还具有高度机械化的耕作方式。但是,以下步骤仍然没有丢失:
在整地
种植水稻之前,必须将稻田的土壤翻过来使其变软。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粗耕、细耕和整平。过去,人们使用动物的力量和耕作工具,主要是水牛,但现在机器被用来整地。
育苗
农民首先在田地里培育幼苗,这通常被称为苗圃。播种水稻种子后,大多数农民会在土壤上撒一层稻壳灰。在现代,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秧苗箱来培育水稻幼苗。良好的水稻秧苗是水稻种植成功的关键。当幼苗长到8厘米高时,就可以移植了。
插秧
小心地将秧苗整齐地插入稻田。传统的插秧方法是用秧绳、秧苗标记或插秧轮标记稻田。人工插秧时,左手拇指上会佩戴一个分秧器,以帮助农民分离秧苗并将其插入土壤中。移栽幼苗的气候非常重要。如果雨下得很大,秧苗就会受损。现代水稻插秧机大多用于插秧,但其形状不是
来控制波动较大的土地水分:水分过大,易受热发霉,不耐储藏。因此,稻米的安全水分是稻谷安全储藏的基础。入库前应自然干燥,水分达到安全标准(小于14%)。如果原始水分较大,应及时干燥。
去除杂质:大米通常含有稗草、杂草、穗茎、叶、麸皮灰和其他杂质以及干瘪的谷物。这些物质含水量高,吸湿性强,细菌多,呼吸强度高,有机物极不稳定。但是,麸皮灰等杂质降低了粮堆的孔隙率,不易在湿堆和热堆中分散。这些都是储存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入库前,杂质含量必须降低到0.5%以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储存稳定性。
及时通风:新稻谷呼吸活跃,谷温或水分较高,应及时通风,尤其是秋季凉爽,粮堆内外温差较大时。此时应加强通风,结合粮面深翻,分散粮堆湿热,防止霉变。如果可能,可以使用机械通风。
低温密封: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通风,将粮食温度降至10℃以下,水分降至安全标准以内。在春季为夏季供暖之前密封压盖。
显示全部
收起